近日,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副局长被曝接待上访群众时霸气十足、出言不逊,成为舆论批评的热点。在一场地方教育部门与小区业主的沟通对话中,这位副局长面对群众诉求,张口就来“他听不懂话”,并随即反问“你哪个小区的”,指示身边人员“回头调查一下”……现场一片哗然“这是要报复啊”“太吓人了”,网友更是嘘声一片,“好大的官威!”
官威一词,浑身上下充满了封建糟粕因子,是官本位思想的外在投射。在封建社会,为官者追求官威官仪,要么大张旗鼓鸣锣开道,要么强令百姓肃静回避,借此彰显身份尊贵。元散曲《朝天子·咏喇叭》讽刺官威:“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千百年来,很多抖官威者人前威风八面,人后却被狠戳脊梁骨,实在讽刺。
令人颇感诧异的是,时至今日,依然还有少数人未能完全摆脱立官威、耍官威的惯性,一个不留神就露出马脚。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一言堂,稍微听点不同意见就勃然大怒,感觉威严受到挑战;有的走到哪儿都要鲜花和掌声,仿佛没有前呼后拥就不足以标识身份;有的面对群众自带优越感,动辄呼来喝去、颐指气使,一言不合就恶语相加……种种做派让人心生困惑,明明已经进入新时代,这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却仿佛还停留在旧时光,散发出令人厌恶的腐朽之气。
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抖官威者,并非简单地由于言行不慎、情绪不稳所致,究其根源,还在于忘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不愿当公仆,只想做老爷。然而,全面从严治党容不下官架子,人民群众也早已不吃官老爷那一套,还在趾高气昂、耀武扬威的领导干部,只能陷入被齐声指责的窘境。
耍官威的副局长已经道歉了,想必教训相当深刻。不过,该反思的绝不止这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引以为戒,审视自己的言行是否官气十足,深挖思想深处是否还有官尊民卑等封建残渣。倘若果真还有碎片遗留,必须彻底清理。否则,一不小心抖出的官威,可能会让自己被狠狠“抖一抖”。(辽宁 高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