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曾说:“科学是把双刃剑,它可以让人上天堂,也可以让人下地狱,关键看什么人掌握它。”用权力替换科学二字,也是颇为恰当的。
《资治通鉴》记载,唐宣宗大中二年,周墀问同僚韦澳,我为相责重,能力有限,你如何帮助?韦曰:“愿相国无权。”周不解其意。韦解释说,就是不以相国身份行奖赏,不耍权威,不凭感情用事,国家一定能治理好。自此周墀慎权,朝纲纪严,获百姓称道。韦澳所称“无权”,实质是无法外之权。好有一比,权力如流水一般,在沟渠之内奔涌,可灌溉良田、运输货物;倘若破堤决坝,肆意泛滥,则淹田毁物,危害极大。纵观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堕落历程,权力冲破约束、攻城略地,无不是从思想堤坝出现“漏洞”“管涌”开始的,慢慢击溃道德防线、纪律防线、法律防线,最终把人送上不归路。要想管住自带扩张性和侵蚀性基因的权力,最基础也是代价最小的,莫不如先从思想上给手握权力者涂好“防腐剂”。
涂好思想上的“防腐剂”,首先要求掌握权力者把“如何用权”这个重要问题想清楚。“权者,称物平施,知轻重也。”用权的紧要之处在于公平和公道。权力同社会公共利益相联系,但由社会中的一部分人直接掌握,因而就有可能同掌权者的个人利益相联系,使本来属于公共的权力失衡。如何对待权力、行使权力,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是现实而严峻的考验。关于此,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简练质朴、直击要害,“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这就是用权为什么、怎么用好权的正解。
涂好思想上的“防腐剂”,要求手握权力者修身律己。中国文化强调自我约束,对为官者的要求更高,认为只有明大德、知廉耻、守清正,才能做一个好官。现实生活中,那些触犯法纪底线、滥用权力的人,往往始于信念滑坡、思想动摇,由此滋生腐败动机,不惜铤而走险、冲破底线。唯有唤醒党员干部内心的道德律令,严守公心,善守严、恒持严,面对歪风邪气才会坚决抵制,面对私欲诱惑才能稳得住心神,如此不断砥砺淬炼,就能自觉做到谨慎用权、公道用权。
诚然,防止权力滥用,仅有自律远远不够,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晾晒在阳光下。如果说让手握权力者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是涂上基础“防腐剂”,那么,越来越健全的纪法体系、全覆盖高效能的监督机制,则是不断加固“防腐剂”,让权力距离被腐蚀的危险远一些,更远一些。 (福建 向贤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