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企业应停产两条生产线,但只停一条,应属未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要求的问题”……3月26日晚上11点,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大气强化监督办公室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通过微信、电话挨个解答各地工作组的问题。
同一时间,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成都,新津生态环境局正在做突击夜查行动的最后准备工作。零点,该局将派出4个执法小组,对9家涉VOC(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开展突击检查。
从中央到地方,从黎明到深夜,环境执法人员忙碌、奋斗的身影,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中一抹耀眼的亮色。
挥起“斩污利剑” 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
“你知道那工棚大门藏在哪里吗?竟然藏在近2层楼高的牛粪堆场里!”福建南平市建阳环境执法大队“90后”执法人员林岱梁,从没想过自己参加工作后能有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
某天,建阳生态环境局接到群众投诉,称其住所周边夜间有恶臭。通过多次走访排查,执法大队将恶臭来源锁定在该群众家附近养殖场的一座工棚内。但由于该工棚采取“打游击”方式逃避监管,只在晚上不定期地生产,白天就用牛粪将门堵住,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有什么,因此执法大队决定守株待兔,待其开始生产再来个人赃俱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的凌晨3点,工棚正在开工生产的消息传来!
“走!”虽然夜间山路车特别不好开,但大队长二话没说,带上林岱梁等人立刻出发,凌晨4点多抵达养殖场附近,进行突击检查。
工棚内,6个转鼓正在运行转滚泡洗牛皮,而泡洗废水只经铁丝网过滤和三级沉淀后,就被排放至牛粪堆场边的泥土沟中。用pH试纸进行检测,发现多处废水呈强酸性。
固定证据,采集水样,责令立即关停转鼓,禁止排放废水,对现场负责人、多名工人连夜进行询问调查……经查,该厂PVC管出口处废水pH为1.87,低于2,已达到危险废物标准!必须严格处罚、毫不手软。最后,相关负责人被公安机关刑拘,并将根据案件情况追究其刑事责任。
像这样夜间作战、几天不睡的经历,对于林岱梁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而比林岱梁年长近10岁的湖北武汉市环境监察支队“80后”科长张平,在环境执法领域更是巾帼不让须眉。
在去年的一次突击检查中,张平所在执法组发现某化工企业通过排气筒旁路偷排废气。“我们生产出现了故障,为了应急才将旁路打开,只不过还没来得及报备呢。”该企业主对此振振有词。
他说的属实吗?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吗?多年的一线执法经验让张平心生疑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问题,执法组从该企业生产中控系统中调出相关数据,比对非故障期间和故障期间的生产工况、排放量等,很快发现该企业主在说谎——所谓的“故障”根本不存在,该企业长期通过排气筒旁路规避检查进行偷排。
面对确凿的证据,原本还理直气壮的企业主一下子慌了。最后该企业主被依法行政拘留,该企业被责令停产整治。“如果以前的执法对某些企业来说只是挠痒痒、打巴掌的话,那么新环保法实施后,我们真的装上了‘钢牙利齿’。”张平说。
像林岱梁、张平这样战斗在一线的环境执法者还有许许多多,他们“零容忍”对待每一起环境违法行为,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动真碰硬的行动,给予违法排污企业严厉痛击,守护一方碧水蓝天净土。
湖北武汉市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现场排查企业废水排放情况。
执法不讲人情 用坚守诠释责任担当
为了处理环保投诉每天跑十来个现场而顾不上吃午饭,为了治理养猪场污染而接近猪粪整整一年,为了勘清渗滤液囤积的危险而毅然爬上垃圾山……
跑工地、下井底,被狗追、遭蛇咬,战酷暑、斗严寒,脏、乱、臭甚至具有腐蚀的地方,都是环境执法人员的主战场。除此之外,他们还常常面临让人难以承受的各种压力。
前不久,从基层执法队抽调参加生态环境部大气强化监督帮扶工作的小代,踏上归途回家时,一阵阵饿意和睡意突然袭来。这一为期15天的工作,对他既是历练也是考验。
“你们这几天每天都上报五六个问题,给我们很大压力,是否能总量控制一下?”工作第三天,地方联络人给小代发来微信。原来这几天小代所在工作组发现企业环境违法问题较多,引起了当地政府领导的不满,压力随之传导到当地环保部门。
总量控制?问题还能总量控制吗?严守纪律规定,小代没有回复。谁知道转天,小代等人在前面跑,地方工作人员就在后面跟,怎么劝说都不回去。
当天小代回到宾馆后,微信又来了:“今天我们问题数是第一,被问责的压力很大,请您通融通融。”
同为一线执法人员,小代尽管能理解他们承受的重大压力,但他深知自己过来不是玩的,执法工作哪有通融一说。
怎么办呢?和负责该地强化监督帮扶工作的中心组组长报告情况时,左右为难的小代甚至打起了退堂鼓:“我既然给这个地方造成了这么大的困扰,那就换个地方再接着干呗。”
“你这是逃避问题。”中心组组长既一针见血直戳小代痛处,又言辞恳切帮他减轻压力,“你是生态环境部派来的,是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而来的,不是当地几句话,工作就干不下去了。不用担心,有什么事交给我们。”
听完这番话,小代立刻坚定了信心——“我一定会坚守原则,好好干的!”
小代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彻底明白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政治工作,容不下任何击穿法律底线的“以情代法”“情大于法”。
“干环保,就要做好得罪人的准备”“干环保要有担当,不能怕,怕了就别干环保工作”……这些生态环境执法者口中稍显冷硬的话语,道出了他们对环保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既有严格执法冷面孔 也有服务企业热心肠
环境执法不讲“人情”,但并不意味没有人情味。
“继续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对不同企业实施差异化环境监管和服务”……4月2日,在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召开的引导企业环境守法座谈会上,参会企业代表对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时,严格执法和热情帮扶成为大家讨论较多的话题。
“我们2016年至2018年的利润总额,之所以能超过之前九年的利润总额,就在于近些年不仅环境执法严了,对我们的帮扶指导也多了。”晨鸣纸业的经历,验证了这两者并不矛盾冲突,反而能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实践中,环境执法绝不能是冷冰冰的一罚了之、一停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要标本兼治解决环境问题。大气强化监督帮扶工作在过去“强化监督”基础上增加“帮扶”二字,正旨在既精准发现问题,也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提标改造、治理技术等方面的帮扶指导,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
对此,在这项工作中担任廊坊中心组组长的生态环境执法局副局长夏祖义感触颇深。前阵子,他就遇到了这么一个情况。
脚一踩就是一个水坑,走一步就是一阵扬尘,没一会就像洗了一个沙尘“澡”……这是霸州某场区给夏祖义等人的“见面礼”。
原来,当时恰逢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当地混凝土企业虽处于停工状态,但地面上仍积存着众多沙土。尽管企业通过洒水等措施做了降尘处理,然而效果并不明显——有的地方水洒得多了,漫地都是;有的地势稍高之处水蒸发完地上又全是土,风一吹,可不就是漫天扬尘?
“我们都停工了,也做了降尘处理,还要我们怎么样啊!”说起这事来,企业经营者觉得自己很是无辜。
“这些企业不是不想解决扬尘问题,但往往想不出好的办法,于是简单粗暴地将自来水管子拉出来一冲了事。”这让夏祖义开始思考是不是能通过重要环节管控,从源头上解决扬尘污染,例如,搅拌层、称量层平台是否可以设置冲洗设施,搅拌主机卸料口能否采用防止混凝土喷溅的设施以保持地面清洁,等等。
在与当地政府沟通并提出专业建议后,霸州市住建局出台了《关于强化预拌混凝土企业扬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原材料堆放、装卸、运输、搅拌等过程进行细化,以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清洁发展。“一整套方案下来,企业没花多少钱,但不仅改善了扬尘问题,还通过深化流程管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霸州市住建局局长徐炳昭说。
有效防治该场区扬尘污染,只是发生在帮扶工作中的一个小故事。而这样的通过加强帮扶指导、支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的生动故事还有很多——河南启动“千名专家进百县帮万企”活动,让“环保医生”上门义诊;河北万名环保干部深入企业调查,确保帮扶严、准、实;广西持续开展“帮企减污”活动,实现地方发展、企业增收与环境治理的共赢……
作之不止,方有不凡。为人民守护绿水青山、为群众留住蓝天白云,这支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生态环境执法铁军,正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