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而兴的苏州,有气势恢宏的长江、大运河,也有温婉动人的沧浪之水。或清新淡雅,或热情奔放,那是水带给城市的独特气质。
长堤漫步、水榭凭栏,姑苏先贤身体力行推崇的清廉之道如水环绕身旁。从传唱至今的动人故事,到可以寻觅触摸的历史遗存,再到散落在园林街巷里匾额楹联的深邃意境,共同组合成了一条清气盈怀的历史文化长河,浸润着城市里的每一个人。
一
水,是苏州的灵魂,也是廉洁的一面镜子。
苏州古城的中心,有一座宋代园林沧浪亭。庭院幽幽,门前一泓碧水环绕,婆娑绿树与亭台红柱两相映照,显现出一种优雅的活泼。
“虽由人作,宛若天工”。除了古典园林自带的典雅和静谧,沧浪亭与众不同的气质,在于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那股“清爽”之气。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孔子周游列国时听来的先秦《孺子歌》,成为沧浪亭取名的由来。北宋庆历五年(1045),诗人苏舜钦购得五代旧池馆,傍水建亭,以“沧浪濯缨”典故取名。苏舜钦也常以“沧浪翁”自誉。一句歌谣,成为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写照。
上善若水,激浊扬清。
用自然之水的清浊,隐喻精神境界的清浊,让自然之水上升到人文之水。至此,“沧浪之水”成了为官者“一清如水”的象征,而高雅脱俗、清廉自守,则慢慢升华为苏州文人士子的为官首要和处世哲学。
古人以水为师、借水喻人,就是期望做人做官应该像水一样,既有纯净高洁的品格,又有融汇江海的胸襟——以至柔之情润万物、待民生,以至刚之力破险阻、除腐恶。
这,也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髓之一。
自伍子胥造阖闾大城始,苏州城内河道纵横交错,人家尽枕河,人与水共同构筑出一个繁花似锦、底蕴绵长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作为城市之魂,水在孕育、滋养苏州的同时,也涵养了这座城“一清如水”的气质。
这些,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历史上的苏州会出现那么多清官名吏了。
二
穿过重峦叠嶂的湖石假山,走过曲折婉转的中式回廊,在沧浪亭西北角,仰止亭旁,有五间硬山顶建筑。
门前栽有朴树、绿竹、芭蕉,环境清幽。走进堂内,三面墙壁嵌有594方历代人物平雕石刻像,形成一处蔚为大观的肖像画廊,生动传神。这就是吸引人们前来瞻仰的独特文化风景——五百名贤祠。
群贤聚一堂。跨越2500年历史的594位贤士,有很多苏州历史上廉洁勤政的官员士子代表。无论是归乡载石的陆绩、“先忧后乐”的范仲淹,还是连任十三载苏州知府的“况青天”况钟,“民不能忘”的“豆腐汤”太守汤斌……他们立身敦行,构成一幅古代姑苏廉政文化的画卷,徐徐展开,令人见贤思齐。
苏州文庙,与沧浪亭只有一路之隔,是北宋杰出政治家和教育家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的地方。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宋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当过京官,也驰骋过疆场,出将入相。在数十年宦海沉浮中,他为政清廉,廉洁奉公;体恤民情,造福于民。
走进文庙,满目青松翠柏,郁郁葱葱。漫长岁月已经洗去了当年鼓乐钟鸣、诗书诵读的痕迹,只能掬一把情思,遥想这位守正廉洁的古代官员的风范。
据记载,为官后的范仲淹,不仅严于律己,对子侄小辈的要求也甚严。他曾多次写信给小辈,再三要求他们清廉当官。景元年(1034),45岁的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虽然只有一年任期,却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做了几件好事。其中之一,就是创办苏州府学。
《苏州府志》里记录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当时的范仲淹在卧龙街,也就是今天的人民路上,买下了五代吴越钱氏南园旧址,还请来了风水先生察看。风水先生看了以后,坦言此为风水宝地,若建私宅,世代必出公卿。而范仲淹听到,却不为所动,而是决意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创办学校,培育人才。
一家富贵与天下安宁,孰轻孰重?
试想,当受到苏州府学浸润的青年文人学成奔走四方的时候,他们的精神世界,必然已悄悄烙下这样的印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
苏州文庙府学明伦堂前,一块花岗石朴质无华。石高两米余,上面刻着“廉石”两个大字。这块看似普通的石头,是东汉末年清官陆绩任满归吴时的“压舱石”。
一块石头承载一段佳话。千百年来,从“压舱石”到“廉石”,再到当代廉政教育的一个基地、一座丰碑,可以清晰看到苏州廉政文化的代代传承。
苏州有两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一是平江路,一是山塘街。山塘街位于古城西北,紧依山塘河,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约合七里,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街的前身,就是虎丘山塘河堤。
唐宝历二年(826),大诗人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他为官清正,在苏州任内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其中之一就是发动民工开掘了一条贯通南北的虎丘山塘河堤,花农“免于病涉,亦可以障流潦”。白居易离任苏州时,甚至有百姓啼哭相送,刘禹锡赠诗云:“姑苏十万户,皆作婴儿啼。”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边是沧浪之水川流不息,一边是“一清如水”的精神气质生生不息。
暴式昭,清光绪十一年(1885)任苏州西山岛甪里巡检司任九品巡检官,清光绪十六年(1890)被撤职,全家竟穷得无米下锅。百姓佩服他的廉洁品格,感谢他的平日恩惠,全岛七八千户自发捐米捐柴,冒雪送到他租住的居所。
清初理学名臣汤斌,也是勤廉爱民的模范。汤斌曾说:“公则明,廉则威。”离任时,只有一部《二十一史》是在苏州的新添之物。夫人乘轿出来,竟从轿里掉下一床破棉絮,送行的百姓无不感动落泪。
钟灵毓秀的苏州,自古即是文化昌盛之地,古人的清廉思想一脉相承,清官廉吏比比皆是。清廉之士俞桢、自带衣食任太守钱昕、正直清廉王鏊、学行醇正吴一鹏、冒死直谏海瑞、“不取人一钱”周顺昌……从官至一品的封疆大吏,到官职低微的九品巡检,尽管职位不同,专事相异,但各有政声,清操示人。
四
明崇祯七年(1634),60岁的冯梦龙一衫青衣,从苏州出发,跋山涉水,足足走了半年,赴千里之外的福建寿宁任知县。
一个在富庶苏州长大的书生,来到闽东大山深处,筑城墙、建谯楼、设司更,减轻徭役、改革吏治、整顿学风,严禁溺女弃女陋习,杜绝巫医,给了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寿宁。至今,寿宁还流传着冯梦龙“一念为民之心”、智断悬案的故事。而如今,在苏州相城区的冯梦龙村,一个集廉洁教育培训、冯梦龙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廉政教育基地已经落成。
从数百年前到现在,一个个廉洁的士子,一段段廉政的佳话,穿越时空。
1956年,昆曲《十五贯》在北京演出后,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十五贯》讲的是明代苏州知府况钟的故事。他在任期间,勤于政事,除奸革弊,为民办事,深得苏州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况青天”。任期结束时,一万三千人联名上书,恳请连任。去世之日,苏州郡民罢市,如哭私亲。《十五贯》这出戏曲,使况钟顿时享誉全国。
2018年,由姑苏区纪委和双塔街道联合创作的廉政越剧小戏《让园》,第三次走上央视,并摘得《梦想微剧场》金奖。这部以范仲淹让园故事为背景、弘扬廉政文化的小戏出演以来,深受群众欢迎,载誉无数。
五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深厚的历史底蕴,为苏州廉政文化注入了源源不绝的活水,支撑起的是人们对廉政文化的历史自豪与价值认同。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清官廉吏典型,用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激励今人。基于此,况公祠、桃园“百廉馆”、暴式昭纪念馆、“清风堂廉石文化陈列”等一大批廉政文化示范点或教育基地在苏州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2008年,苏州成功将“廉石”申报为全国首个廉政文化注册商标,提炼出“廉俭、厚德、正义、民善”的“廉石精神”,赋予了“廉石”新的时代内涵。
在苏州,廉政文化遍地开花。张家港市的“港城清韵”、常熟市的“碧水琴川”等,形成了一个同频共振的“廉石”品牌群,成为苏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精神财富和具体抓手。
文化自信是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古往今来,苏州以“廉石精神”为内核的廉政文化,塑造了苏州一清如水、风清气正的官员群像。“廉俭、厚德、正义、民善”的“廉石精神”,早已渗透在苏州人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的种种细节上,并丰富升华成了新时代的苏州精神——“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链接:
千年廉石
苏州文庙府学明伦堂前,有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承载着1700多年前郁林太守陆绩为官清廉、为民造福的真实故事。
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吴郡(今苏州)人陆绩任广西郁林太守期间,清正廉明、肃贪拒贿,深得百姓爱戴。任满归乡,他空船而回,因船轻浪大,无奈只得用一巨石压在船舱。回到姑苏后,陆绩舍不得扔掉这块石头,便置于旧宅庭院中,起名“郁林石”。这块无名的“压舱石”,被后人敬称为“廉石”。
明弘治九年(1496),监察御史樊祉巡视苏州,听闻陆绩其人其事,大为感动,亲题“廉石”二字,命匠人刻于石上,并放置于闻德坊(今察院场)北察院的东侧碑亭之中,以警示百官廉洁。至此,“郁林石”有了“廉石”的美名。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出任苏州知府的陈鹏年,命人把“廉石”移到文庙府学况公祠前。在他眼中,“此石虽然微不足道,但它可以救治愚顽,规劝儆戒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