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9年第7期

社论

在新的起点上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巡视工作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

赵乐际出席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动员部署会

中央纪委常委会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举行集体学习

新时代 新指南

编者按

核心述评打一场基层热盼的反形式主义攻坚战

学知躬行为基层减负 为实干赋能

思想解读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必须标本兼治

专题肩负政治使命 巡视再踏征程

推动新时代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

如何理解全国巡视工作会议部署要求

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有哪些看点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推动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巡视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两个维护”根本任务 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

扛牢主体责任锻造巡视利剑

扎牢织密上下联动监督网 构建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

完善整改日常监督机制 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深化政治巡视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用好巡视利剑 防范金融风险

听音频 学党规

一组

封面故事天津将监督监察工作做到群众身边

着力破解“水流不到田头”问题

“小支点”撬动监督大杠杆

动锯就会掉末儿

评论激活监督“神经末梢” 确保全覆盖有效性

纪律部队风采

清明时节祭忠魂

专稿 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

警示教育助推管党治党标本兼治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评论扎实做好查处案件“后半篇文章”

党历史上的警示教育

调查研究

政商关系向亲清 七大隐忧待消除

清风时评

莫让“最后一公里”变成“最长一公里”

小赌不怡情,嗜赌毁终生

反形式主义,再不能高举轻放

新时代呼唤更多“硬核”干部

七七草杂谈

用人须防“伪”

“实证”纪法

《规则》如何保障被审查调查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在监督执纪和审查调查中处理管辖问题

明德风苑

汪朗回忆父亲汪曾祺:说说我们家“老头儿”

名城话廉

杭州:节用爱人留青史 视民如伤湖山间

苏州:沧浪水濯姑苏廉

知行话题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辩思

视点辑览

一组

莫让“最后一公里”变成“最长一公里”
首页
1

  “最后一公里”,原意是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现在通常被引申为工作落实中的最后关键一步。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终点、临近末尾,往往越显难度,越需要凝神静气、全力以赴。

  有的党员干部把“最后一公里”片面理解成到基层、到农村,觉得只要把工作往下布置,压力往下传导,就算抵达“最后一公里”。其实不然,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有需要解决的“最后一公里”:传达领导要求是否没有遗漏、不留空白,参与制定的法规制度是否有头有尾、执行到位,完成任务是否做到部署、检查、反馈环环相扣,基层群众的呼声是否准确反映并及时回应……每个人面对的“最后一公里”,既是自己的事,因为它是本职范围内的“责任田”;也是全局的事,任何一环出了纰漏、没有拧紧,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工作的整体进展。从这个角度看,解决好自己职责范围内“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考量的是作风与态度,检验的则是责任与担当。

  但在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把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的口号举得很高、喊得很响,实际上却高举轻放,在自己的“最后一公里”面前躲避退让、不知所为。比如,有的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觉得会开了、文发了,就能产生推动力、执行力,到头来“悬在半空落不了地”;有的地方出台制度,觉得意见征集了,条文斟酌了,就能推行开来,实际上制度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不足,执行起来困难重重;有的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归纳整理再往上一报,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对于后续进展则不管不问,导致问题烂尾。乍一看,这类算不得懒政怠政,有的甚至“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但究其里,依然缠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裹脚布”,距离党中央提出的“落准落细落实”差距很大。大而化之地落实、得过且过地执行,很可能把“最后一公里”变成“最长一公里”,导致政策落不下地、工作见不了效、群众得不到利。如此反复,干部身累、群众心累,灼伤干群关系,贻误工作推进。

  “最后一公里”,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一头牵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关键在于把自己摆进去,盯住自己“这一公里”,而不是推给别人。走好“最后一公里”,必须有攻坚克难、担当实干的意志品质。长途跋涉越到最后越艰难,推动工作越近终点越困难。在最紧要关头,不能滋生“佛系心理”,做不得得过且过的“撞钟和尚”,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强化“一日无为、三日不安,一事无成、寝食难安”的责任感,盯着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着一环拧,把抓落实、见成效作为“最大的政绩”,才能干一件像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在解决“最后一公里”中收获喜悦、成就事业。

  “最后一公里”,路途短暂却是重要考验。如果每名党员干部都把自己的“最后一公里”筑实筑牢,就一定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好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江西 方群)

 

    本刊美编徐光伟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