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9年第6期

社论

击鼓催征再出发 倾情奋进新时代

两会专题

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

赵乐际同志与代表委员同议政

杨晓渡同志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

奋进成就伟业 实干托举梦想

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 听讲话 谈体会 ●

刘昌林:越是吃劲时越要确保响鼓重锤

王杜娟:牢记总书记嘱托 逐梦高端工程装备

冯远征:用艺术为人民服务

● 组图 ● 省区市监委主任上两会

● 总书记关心的事 纪委监委这么干 ●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永远唱下去

“特急”扶贫资金滞留146天,当责!

村民给巡察组送来这样一面锦旗

凭真本事拿项目,我们乐了

● 两会聚焦 ●

看监察法实施一年之效

以科学思想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 两会关注 ●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证

重拳出击“拦路虎”

代表委员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支招”

一年来,我们这样惩腐打“伞”

以亲、清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专家视点 ●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步伐稳健成效彰显

良好营商环境离不开亲清政商关系

调查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巡察强化政治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情况的调查思考

燕阁观察

“基层减负年”来了

“实证”纪法

如何理解《规则》对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提出的要求

如何把握《规则》关于指定管辖的规定

对受到行政处罚的党员进行党纪处分应注意什么

图卡迷宫

一次监督谈话会对党员干部产生什么影响

书记说纪

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执纪执法全过程

七七草杂谈

问责不妨多些“反求诸己”

“四风”监督哨

外出培训后利用周末公款旅游被查处

督察工作走过场 整改实效总落空

基层正风反腐

侵占村民补助款 一窝“贪蝇”被拍落

村民的卫生清理费怎么就成了村干部的过节费

名家荐书

单霁翔:了解故宫和中国文博事业的五本书

明德风苑

大国粮仓一金锁

知行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领读“用明德引领风尚”

二月观察

2019年2月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大事回顾

二月观察

听音频 学党规 

一组 

 

单霁翔:
了解故宫和中国文博事业的五本书
首页
1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新时代,我们的文化事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文博考古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博物馆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出版了不少精品图书,让文物故事走进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读者要深入了解故宫和中国的文博考古事业,我认为这五本书值得认真阅读。

  首先是两卷本的丛书《故宫藏影》,分别名为《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和《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宫廷人物》。《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皇家建筑》一书收录的照片是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上万张照片中遴选出的精品,其中相当一批照片是首次公布于世。在本书中,收录了紫禁城、避暑山庄、皇家陵寝等与宫廷有关的建筑照片400余帧,其中尤以大量的紫禁城内照片最具特色。在这批照片中,从1900年外国摄影师拍摄的最早一批紫禁城内部照片,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作为开放的博物馆而留下的馆室外景照,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而这半个世纪正是紫禁城六百年历史上最为起伏动荡的一段时间。这半个世纪的缩影,凝聚在一帧帧灰白照片中,这是紫禁城的记忆遗产,更是民族的历史财富。

  《故宫藏影——西洋镜里的宫廷人物》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地收录故宫博物院藏晚清至民国历史人物的影像画册。从慈禧皇太后到末代皇帝,从逊清皇室到清末官员,在百年人物影像中一窥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让读者触摸过往、呼吸历史、催生感悟。

  其次是一套三卷本的丛书《中国考古学思想史丛书》。本丛书三卷著作皆以“中国考古学”为主题,分别名为《中国考古学:走出自己的路》《中国考古学:说出自己的话》和《中国考古学:尽到自己的心》。作者张忠培先生是文博考古学界之巨擘,一生为文博考古学的发展呕心沥血。他著作等身,学术成果不但解决了文博考古学界的许多“疑难杂症”,也为文博考古学的前进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中国考古学:走出自己的路》以中国考古学史上李济、裴文中、梁思永、夏鼐、尹达、苏秉琦、宿白等代表人物及其所处的时代为对象,回顾和反思了近百年来中国考古学走过的历程;《中国考古学:说出自己的话》是给类别繁多的考古学成果所做的书序,涉及考古学发现、研究、保护、利用、传承五大方面,既有不同阶段的热点课题,也有理论方法的长期思考,还有学科建设的理念定位,反映出不同时期中国考古学的变化;《中国考古学:尽到自己的心》是张忠培先生在2008年至2013年担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期间,推动各类学术活动的讲话和论述,反映了新时期中国考古学会服务、助力、引领当代中国考古学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这套丛书全面评析了近百年中国考古学史中的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及他们的心路历程,核心解读了“中国考古学要走什么路”的考古大题。阅读这套丛书,即便非考古专业的读者,也可得以循着考古学思想的脉络,追踪当代中国考古学的种种问题,获得思考的乐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