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理论纵横
平语心读
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仗 全力以赴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燕阁观察
一得之见
清风时评
“实证”纪法
书记说纪
实践探索
听音频 学党规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史经纬
中国共产党人故事
封二
《中国纪检监察》被评定为“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新刊核心期刊
封三
社论
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理论纵横
平语心读
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仗 全力以赴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燕阁观察
一得之见
清风时评
“实证”纪法
书记说纪
实践探索
听音频 学党规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史经纬
中国共产党人故事
封二
《中国纪检监察》被评定为“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新刊核心期刊
封三
“从受党教育多年的一个金融企业一把手最终走向犯罪”“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日前,中国华融原董事长赖小民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视频曝光。他语调低沉、精神萎靡,签字并按下指纹的手青筋暴起、颤抖不已。曾经赫赫有名的金融圈“风云人物”,以如此不光彩的方式颓然离场,令人唏嘘。那一份措辞异常严厉的通报,不仅揭示了触目惊心的违纪事实,也为备受关注的金融领域腐败问题再添沉重注脚。
一般而言,现代金融机构有着较为严格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和监督体系。拿中国华融来说,公开资料显示,它不但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科技风险管理。然而,欲壑难填的“金融硕鼠”却能突破层层风险控制环节,酿成金融领域恶性腐败案件,充分暴露出金融监管还不够严密、监督效能还远未释放。
随着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资本运作日益复杂化,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的手法和形式也不断演变,其重要表现就是从个人腐败逐渐向内外牵连复合型腐败转变。一些金融行业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将党纪国法抛诸脑后,“靠金融吃金融”,与利欲熏心的企业、金融机构等组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腐败行为。由于金融行业很多业务具有高关联性,这种“抱团腐败”一旦蔓延,就会使得内控机制形同虚设,贪腐行为变得轻而易举,形同无人之地。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中,赖小民被指“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任人唯权、任人唯利、任人唯圈”,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这桩金融腐败大案与监督虚化、企业政治生态被严重污染密切相关。据媒体报道,赖小民是江西人,其身份证以“36”开头,而华融集团不少重要岗位都有江西人的身影,以至于“中国华融”被戏称为“36司”。赖小民正是利用手中权柄,在企业内部编织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关系网,重要岗位都由利益链条上的人把持。如此一来,看似严密的风险控制机制便被完全架空。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反腐力度不断加码,中国保监会原主席项俊波,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助理杨家才,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姚刚、原主席助理张育军等一众金融领域干部落马。这些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一再警示我们,金融监管者倘若被糖衣炮弹击中,“猫鼠一家”、监守自盗,不但严重危害金融市场,给党和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还会波及大量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给金融安全乃至社会稳定埋下巨大隐患。
治理和防范金融领域腐败问题,制度无疑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作用。但制度始终要依靠“人”去执行,一旦“人”出了问题,再严密、再严格的机制和制度都会被化解于无形。因此归根结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唯有使监督强而又强、监管实而又实,盯住“关键少数”,管住权力运行,才能避免出现更多的“金融硕鼠”。
前不久召开的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明确提出,将“有序开展向中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各项工作”。派驻纪检监察组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直接领导、统一管理,给金融企业安上全天候、无死角的“探头”,其主要任务是监督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司局级干部。制度利器已然出鞘,遏制金融腐败、确保金融安全的信号清晰而强烈。(广西 盘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