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特稿
理论纵横
专稿 直击民生监督
工作思路
工作重点
具体举措
警示剖析
特别关注 稳中求进加强国企监督
清风时评
一得之见
“实证”监察法
广角
文史经纬
名家荐书
清风文苑
社论
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特稿
理论纵横
专稿 直击民生监督
工作思路
工作重点
具体举措
警示剖析
特别关注 稳中求进加强国企监督
清风时评
一得之见
“实证”监察法
广角
文史经纬
名家荐书
清风文苑
编者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表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最近十九届中央第二轮巡视聚焦脱贫攻坚,传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以民生为念的深厚情怀。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重庆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强化民生监督工作,将监督这个首要职责向“最大的政治”发力,请看本刊组织的采访报道——
医院门(急)诊费用、住院费用降了,小学生营养餐里的肉多了,基层党员干部优亲厚友的现象少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力度更大、程度更深了……
这是今年以来重庆市纪委监委加强民生监督工作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问题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头等大事。“民生无小事”、“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总书记质朴的话语,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最纯粹的初心。
把“四个意识”体现在行动上。重庆市委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明确要求紧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多次指示要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相关违纪违法行为“法不留情、刀不留人”。
市委的坚决态度,为正在按照中央纪委要求、积极探索把监督挺在前面的重庆市纪委监委,进一步注入强劲动力。针对重庆民生欠账多、脱贫攻坚任务繁重,民生领域腐败问题、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易发多发的实际,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雍指出,加强民生监督工作、推动民生问题解决,保证党的惠民政策有效落实,是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监督第一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践行“两个维护”、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有力抓手和具体体现。
心中有数、脚下有路,重庆市纪委监委一系列加强民生监督的举措逐次展开——
2018年2月1日,重庆市监委挂牌、与纪委合署办公,一个专司民生监督这一特殊任务的部门也正式亮相;按照设计,第八纪检监察室主要负责民生监督的综合协调工作,从体制、机制上为加强民生监督工作提供保障。实践说明,设立专门机构、充实专门力量,对监督效能提升是有实际帮助的。通过“民生监督室”加强统筹和督查督办,既增强了民生监督的顶层设计、保证有关工作有力有序进行,也使得巡视巡察、市纪委相关部门、派驻机构、区县纪委监委等多方力量“攥指成拳”,切实增强了监督合力。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市纪委监委成立10个调研组,分别由市纪委监委领导带队,既找实点上的问题,不打招呼、不定路线,走村入户、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又找准面上的问题,到市直部门详细了解民生政策、民生难题。以此为基础,确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惠民资金等十大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作为民生监督重点,确保监督有的放矢。而且,市纪委监委既明确领域和重点,又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不搞一拥而上,允许并指导帮助地区和部门,根据实际选择焦点问题进行深入整治。记者注意到,十大领域突出问题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部聚焦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内容,如扶贫领域重点放在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查处以及治理深化上,教育领域要求重点整治乱收费问题,社会治理领域重点放在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上,用群众的话来说:“这些都抓到了点子上、触到了我们心窝上。”
把监督挺在前面,决不等于一说监督纪委监委就冲在前面、直奔一线。特别是对民生监督工作而言,点多、面广、体量大,纪检监察机关包打天下是行不通的。对此,重庆市纪委监委立足党章党规和监察法赋予职责,持续深化“三转”,坚守“监督的再监督”的职能定位。部署工作请党委(党组)出面,成立相关领导小组要求由党委(党组)书记担任组长。同时,坚持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交办督办和直查直办相结合,自我(主责部门)纠治和上级督查相结合,通报曝光和约谈问责相结合,将加强民生领域监督见诸日常,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主责部门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监委认真落实监督责任,以“千斤重担大家挑”有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的监督困局,大家齐心协力围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深入查纠整治。
事实也再次证明,责任扛起来,工作就能紧起来、实起来。重庆各地区各部门因应实际、因地制宜,直奔本行业领域的“痛点”和当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如市卫生计生委针对“大处方”、过度诊疗顽疾开展专项整治,合川区开展危旧房改造项目专项整治,酉阳县对全县公益林补偿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整治,等等,切口小、有纵深,带来比较明显的效果。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做好民生监督工作尤其离不开监督方式创新。在坚持和拓展传统监督方式的基础上,重庆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初步建立起民生监督信息监管平台,精准发现问题线索,提升群众监督热情,提高监督实效。不唯如此,重庆坚持问题导向,把监督理念创新和方式创新有机结合。今年5月以来,市纪委监委在全市38个区县和万盛经开区、两江新区探索建立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信息系统,通过比对、核查、公示、说明、监督执纪等环节,有力整治群众意见很大的基层干部优亲厚友、与民争利等问题。据了解,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这一创新举措施行后,有4579名干部及其亲属主动向组织说清了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有关问题,有的主动申请取消了所享受的低保或建档贫困户资格。对此,北碚区三胜村老党员胡大发用顺口溜的形式表达了赞叹:“享受惠民好政策,党员干部要申报;与民争利重处理,优亲厚友跑不掉;权力行使要公开,政策落实才牢靠。”
监督、执纪、问责,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在民生监督问题上,重庆市纪委监委注重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能作用,既做好监督的再监督,也以严肃的执纪问责为监督“长牙”、“带电”提供有力保证。今年1月至9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2810件、处理4328人,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87倍、2.92倍,其中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528件、处理2516人,分别是去年同期的5.2倍、4.7倍。全市因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问责党员干部1592人,是去年同期的4.7倍。从群众信访反映的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全市受理反映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信访举报2201件,同比下降3.9%。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重庆加强民生监督工作,以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件件实事的办好,有力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整肃了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推动了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形成。日前,市纪委监委就基层群众对干部作风、扶贫政策等方面满意度进行随机走访、电话抽查,结果显示,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