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8年第18期

社论

忠诚履职担当助力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重要论述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重要论述摘录

理论纵横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学习体会

聚焦第一职责 提升监督效能

牢牢把握“两个维护”根本政治任务 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商务发展全过程

专题 节点正风永远在路上

抓节点 钉钉子 转作风

● 观察分析 ●

中秋国庆,反“四风”重点抓什么

节点正风,纪委“招数”主要有哪些

● 实践探索 ●

湖南:逐节坚守 严防“四风”反弹回潮

江苏扬州:布下查纠“四风”的天罗地网

江西全南:紧盯节点狠刹“四风” 钟秦

● 反“四风”见闻 ●

婚宴厅里清风浓

慢慢习惯了节假日纪律不松的节奏

从脸难看事难办到节日加班为民忙

公家不来买,我们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

● “四风”监督哨 ●

过节收礼成习惯 被查之后才想改

不吃公款吃老板 政商不清被查处

专稿  聚焦民主生活会监督

天津:强化监督让民主生活会严起来实起来

变“督导”为“监督”

强化对民主生活会的监督之后……

监督越有力,治党越有效

以小切口做好“监督”大文章

特别关注  新条例解读

● 亮点释义 ●

编者按

新条例有关条文释义

● 以案说纪 ●

编者按

紧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新表现

坚决铲除黑恶势力“保护伞”

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亮起红灯

忽视家风建设并非小问题

燕阁观察

履行好监督职责,纪委监委有这些创新举措

新建立的特约监察员制度新在哪里

一得之见

一组

清风时评

编者的话

践行“两个维护”实干了吗

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抓住了吗

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了吗

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形成了吗

实践探索

河北:强化政治担当 落实“两个维护”

重庆:以党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驻公安部纪检监察组:把严明纪律要求贯穿机构改革始终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地方简讯

关键词解

中国共产党人故事 

笑着走向刑场的地下党员

文史经纬

古语今悟 “做与说”小议

说文解字 “喜”: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智慧之窗

液态金属:能否带来一场新的计算革命

 
履行好监督职责,纪委监委有这些创新举措
本刊记者 黄月
首页
1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后,面对要求愈高、任务愈重的监督职责,如何更好地破题起笔、深化发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实践,从体制机制、方法途径、人员力量等方面想办法、出新招,努力破解监督难题。这里,我们主要梳理了这样一些创新措施:

  1.明确分工、加强协调——理顺体制机制

  坐标:北京

  “第三纪检监察室:我室近期在审理某些案件过程中,发现我区农村地区集体企业土地、房屋出租领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现根据《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监督工作办法》向你室提出监督建议……”这是朝阳区纪委监委审理室给执纪监督室制发的一份监督建议。为理顺监督工作机制,北京市纪委监委积极推进组织创新,厘清党风政风监督室、各执纪监督室、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各自监督职责,同时建立起监督部门和执纪审查室、审理室等部门的联动机制,互通信息,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督合力。

  点评:目前纪委监委负责监督工作的部门不少,如何理顺监督部门之间、监督与执纪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出各部门作用,是不少地方探索研究的问题。北京等地纪委监委制定工作办法,明确各监督部门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同时加强与执纪审查等部门互联互通,同频共振,将工作统筹考虑、成果统筹运用,增强了监督实效。

  2.压实责任不越位不缺位——做好监督的再监督

  坐标:江苏

  医用耗材采购吃“回扣”问题屡禁不止怎么办——专门向省卫计委党组下发监督意见书,压实其集中采购监管责任,严禁违价采购、网下交易等行为,让老百姓看病更省钱;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一言堂”现象易发多发如何解决——督促有关部门落实监管主体责任,推动进场公开交易。针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问题,江苏省纪委监委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查找制度漏洞、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强化对主责部门履行监管责任情况的监督,从源头上斩断伸向公共资源交易的“黑手”,做到既履职尽责,又不越俎代庖。

  点评:把监督挺在前面,不是把纪委监委挺在前面。纪委监委在实践中准确把握职责定位,将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与主责机关的监管职责相区别,既不失职缺位,也不大包大揽,而是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督促各部门单位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责任,把监督重锤敲到点上,做好监督的再监督。

  3.补齐短板、整合力量——推进监督全覆盖

  坐标:安徽

  “在省属企业和高等院校纪委中组建执纪审查协作组,既强化执纪审查,又夯实日常监督”。安徽针对企业、高校纪委监督力量不足、监督薄弱的情况,挑选企业、高校纪检监察、财务、审计业务骨干组建协作组,根据企业、高校问题线索研判情况,由省纪委监委直接指定某个协作组办理。通过创新监督机制,不仅实现了企业、高校监督全覆盖,也使得企业、高校监督“抗干扰”能力增加,从“单枪出战一盘沙”转变为“抱团组合一股绳”。

  点评:实现监察全覆盖,国企、学校、社会团体等是监督“软肋”。不少地方纪委监委在有力有效开展监督上展开积极实践探索,通过创新监督机制,整合监督力量,锻炼监督队伍,让监督真正“长牙带电”,从形式上的全覆盖向实效上的全覆盖转变。

  4.建立动态档案——知己知彼、精准有效

  坐标:辽宁丹东

  “区直部门35岁以下公务员有181人,占41.7%。”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建立监察对象廉情数据库,为9892名党员、3693名监察对象绘制思想动态、工作表现、生活作风等“全息图”,把监察对象的成长发展全过程、工作生活各领域、思想行为各方面都置于严格监督之下。这些数据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不仅绘制出个人成长图,也为分析一个时期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提供参考。

  点评: 随着监察全覆盖的推进,监督对象大量增加,对精准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或建立电子信息库,或建立个人档案活页夹,动态识别监督对象,紧盯“关键少数”,突出“关键领域”,让监督有的放矢,更为精准高效。

  5.巩固深入、动真碰硬——老办法发挥出新效力

  坐标:云南昆明

  为做好谈话函询“后半篇”文章,云南省昆明市安宁纪委监委坚持抽查复核保“力”度,对群众重复举报的问题、巡察中再次收到被反映人同类问题、举报人提供新证据材料的谈话函询了结件进行重点核实;跟踪督查促“实”效,坚持“谈改并重”,要求接受谈话函询的党员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在民主生活会上进行通报;转化成果筑“防”线,将谈话函询报告录入纪律审查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干部廉政审查的重要依据,确保谈话函询提质增效。

  点评: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各地纪委监委在实践中创新的一个方向,就是对过去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老办法,不断完善流程、补上漏洞,让其发挥出新的威力。其实不管是老办法还是新办法,关键都在动真碰硬,对于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敢问、敢点、敢纠、敢管,才能真正把好办法用出好成效。

  6.做好专项监督——指哪打哪,让监督威力显现

  坐标:浙江

  “党委、支部工作不够到位,公务接待管理不够规范……”,浙江省纪委监委聚焦高校政治生态状况,对5所高校开展专项执纪监督检查;针对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救助工作,舟山市纪委监委开展专项执纪监督,让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补助不走样。一系列专项监督的开展,既拓展了执纪监督工作路径,又通过聚焦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提高了监督检查实效。

  点评:专项监督是监察体制改革后开展的一种重要监督模式,主要集中一段时间、集中一批力量,冲着党中央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去,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找出症结、精准作出处置,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群众利益得到维护。专项监督更偏重于“短平快”,与日常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等互补,打出了一套虎虎生威的“组合拳”。

  7.借助科技手段——让基层监督更便捷有力

  坐标:湖南湘西

  “达岚到白沙要250元的包车费吗?”某村两委在微信监督群里公布上个月的村务开支后,村民对一笔车费产生怀疑并立即@镇纪委书记。湖南湘西目前已建立这样的村权微信监督群1843个,覆盖全州所有村和社区,同时还建立起发现、收集、研判、处置、回访的链条式处理机制,利用微信群独特的实时性和交互性,让所有群众更直接、更方便、更快捷地参与监督,有效促进了“最后一公里”监督老大难问题的解决。

  点评: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监督插上了科技翅膀。纪委监委积极借助科技力量,将党内监督、国家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将线上与线下工作相结合,搭建起公权力运行的“玻璃房”,安上执纪监督“探照灯”,让基层权力由专职监督向全民监督、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转变,使基层监督更加便捷有力。

  把定位向责任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各地纪委监委用不断探索总结出的有效管用办法,在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中,把监督强起来、硬起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