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8年第18期

社论

忠诚履职担当助力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重要论述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重要论述摘录

理论纵横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学习体会

聚焦第一职责 提升监督效能

牢牢把握“两个维护”根本政治任务 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商务发展全过程

专题 节点正风永远在路上

抓节点 钉钉子 转作风

● 观察分析 ●

中秋国庆,反“四风”重点抓什么

节点正风,纪委“招数”主要有哪些

● 实践探索 ●

湖南:逐节坚守 严防“四风”反弹回潮

江苏扬州:布下查纠“四风”的天罗地网

江西全南:紧盯节点狠刹“四风” 钟秦

● 反“四风”见闻 ●

婚宴厅里清风浓

慢慢习惯了节假日纪律不松的节奏

从脸难看事难办到节日加班为民忙

公家不来买,我们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

● “四风”监督哨 ●

过节收礼成习惯 被查之后才想改

不吃公款吃老板 政商不清被查处

专稿  聚焦民主生活会监督

天津:强化监督让民主生活会严起来实起来

变“督导”为“监督”

强化对民主生活会的监督之后……

监督越有力,治党越有效

以小切口做好“监督”大文章

特别关注  新条例解读

● 亮点释义 ●

编者按

新条例有关条文释义

● 以案说纪 ●

编者按

紧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新表现

坚决铲除黑恶势力“保护伞”

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亮起红灯

忽视家风建设并非小问题

燕阁观察

履行好监督职责,纪委监委有这些创新举措

新建立的特约监察员制度新在哪里

一得之见

一组

清风时评

编者的话

践行“两个维护”实干了吗

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抓住了吗

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了吗

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形成了吗

实践探索

河北:强化政治担当 落实“两个维护”

重庆:以党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驻公安部纪检监察组:把严明纪律要求贯穿机构改革始终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地方简讯

关键词解

中国共产党人故事 

笑着走向刑场的地下党员

文史经纬

古语今悟 “做与说”小议

说文解字 “喜”: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智慧之窗

液态金属:能否带来一场新的计算革命

 

既盯住老问题,又关注新动向,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中秋国庆,反“四风”重点抓什么

慕毅

首页
1

  秋月渐满,丹桂芬芳。党的十九大后首个中秋、国庆节点将至。

  坚守节点,寸土不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率先垂范下,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早已成为雷打不动的工作习惯。今年的中秋、国庆节点,如何精准监督、有的放矢,持续拓展深化正风肃纪成果呢?

  抓住老问题——中秋、国庆节点易发多发问题有哪些

  “查处问题数5178、处理人数7353、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数5101……”2018年8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对外发布7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这已经是中央纪委连续第59个月公开相关数据。

  数据是判断、评估工作的重要参考。分析往年中秋、国庆节点相关数据,有助于找准正风肃纪的目标,打好有准备之仗。从2014年至2017年的48份月报数据看,每年中秋、国庆节点所在的9月、10月查处问题数中,“收受礼品礼金”一项基本在当年度中稳居前四,远高于同类问题的年均查处数,最多时超出近2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纪检监察干部利用公务用车监督管理系统查看异常公车使用信息。

 

  “大办婚丧喜庆”一项则紧随其后,仅2017年10月没有达到年均查处问题数的平均水平,其余都超过平均数,最多时超出了67%。另外,“违规公款吃喝”“公款国内旅游”“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等问题也都常常高出相应的年均查处问题数,是中秋、国庆节点的易发多发问题。

  不难看出,这些问题与中国礼尚往来的传统以及长假密切相关。中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又有其独特的吃月饼、喝桂花酒等习俗。逢年过节馈赠节礼,既合情合理,又符合国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预期,所以不少人就掐准这个时点,用礼品礼金“围猎”党员、干部,半推半就之下往往得以成功。另外,“十一”难得的七天长假也为举家出游、操办婚礼等事宜提供了天然的时间便利,少数党员、干部自我要求不严,动了占公家便宜、借喜事敛财的歪脑筋,容易在这些问题上摔跟头。

  基于以往这些数据分析,我们在今年抓中秋、国庆节点反“四风”时要密切关注上述老问题,节前集中提醒,节中重点部署监督力量,避免此类问题持续易发多发。

  紧盯新动向——密切关注隐形变异“四风”问题

  紧盯节点反“四风”,既要看住老问题,又要密切关注并察觉新动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持续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下,面上“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转入地下的隐形问题、借助新手段的变异问题,发现和查处难度进一步加大,值得高度关注。

  以中秋节礼为例,记者在国内某些知名购物网站输入“月饼”“大闸蟹”等关键词,各式定制礼盒琳琅满目,有的商家还提供信息化提货方式,即所谓的“电子卡”,既便利又隐蔽。比如,送礼者购买后即可获得相应提货卡号、密码,乃至专用二维码,通过文本短信、手机截图等方式很方便实现送礼、收礼。

  事实上,纪检监察机关从未放松对“四风”“隐身衣”“障眼法”问题的纠治。在节点前后最受关注的事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曝光中,中央纪委点名道姓揭露具体隐形变异情节,提醒违纪者莫要“聪明反被聪明误”。梳理今年以来中央纪委3次集中通报的2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有相关隐形变异情节描述的就达到10起,涉及“不吃公款吃老板”“改头换面违规报销”“巧立名目滥发补贴”“内部食堂搞宴请”等花样,表现出纪检监察机关“密切关注隐形变异问题”的工作动向。

  因此,在开展节点正风肃纪时,要警惕规避监督打“擦边球”、穿“隐身衣”、搞“易容术”的“四风”新动向,见招拆招、对症下药、严惩不贷。

  坚决防反弹——压实政治责任,消除看客心理

  2018年4月22日,锦州市义县林业局森林资源保护局稽查队队长李志民违规为其孙子操办“百日宴”,收受礼金;2018年3月、4月,营口市西市区河北街道党工委原书记高勇因病住院及因病在家休养期间,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下属单位人员礼金……9月3日,辽宁省纪委通报了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大部分违纪时间发生在党的十九大以后,有的甚至在中央巡视期间还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

  这些顶风违纪行为的背后,折射出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担当、不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当“看客”,放任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行为,问题暴露后,还想当“说客”。比如,2017年9月,贵州省委巡视组在对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巡视时,该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兆平,对滥发津贴补贴问题的回应竟然是:“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平时很辛苦,吃点、喝点、发点不算什么,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也没有什么关系。”

  责任不实,则纪律不彰,顶风“作案”自然难以禁绝。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一系列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新成果转化为纪律规范,纪检监察机关在节点正风肃纪时,既要以纪律为尺子,对顶风违纪者露头就打,更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压实压紧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把纠治“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