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学习体会
特别关注Ⅰ巡视利剑再出鞘 不忘初心又出发
一得之见
调查研究
半月杂谈
清风时评
燕阁观察
两个责任
广角
卫士风采
文史经纬
● 走进博物馆 ● 军博革命文物:军史的亮点 精神的光芒
社论
学习体会
特别关注Ⅰ巡视利剑再出鞘 不忘初心又出发
一得之见
调查研究
半月杂谈
清风时评
燕阁观察
两个责任
广角
卫士风采
文史经纬
● 走进博物馆 ● 军博革命文物:军史的亮点 精神的光芒
一直以来,“标本兼治”承载着人们对于正风反腐的殷殷期盼。“老虎”接连倒掉,“四风”问题不断曝光,群众拍手称快之余,也表达出必须铲除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土壤的强烈愿望。实现这一愿望的路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
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全面从严治党打磨“标本兼治的利器”,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继该条例2015年修订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再度升级为3.0版,既与时俱进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修改的党章要求体现其中,更传递出用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的坚定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靠严明的纪律作保证”。早在2015年审议党纪处分条例修订稿时,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本次会议更以“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标定了纪律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这一结论当然不是凭空得出,而是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脚步丈量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方面坚持违纪必究、执纪必严,让纪律“带电”“长牙”,过去五年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153.7万人,今年上半年共处分24万人,高压态势一以贯之;另一方面下大气力建制度、立规矩,坚持挺纪在前、纪严于法,把全体党员纳入纪律监督有效视野,通过抓早抓小避免党员干部犯更大的错误。显然,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纪律将更加充分发挥高压震慑和常规预防双重作用,正如本次政治局会议所提出的,“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进而实现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的源头治理。
7月24日至2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在黑龙江省调研时强调,深化政治巡视,把巡视整改作为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推动整体工作的有力抓手,确保整改落到实处。在五年多的实践中,巡视不仅发现了大量腐败问题线索,更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上全面透视被巡视党组织的政治生态,找出政治病灶,强力推动整改,有效强化了党的领导,加强了党的建设,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刚刚结束反馈的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既巩固十八届中央巡视工作的显著成效和创新成果,又集中释放今后中央巡视工作深化发展的重要信号。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纠治“四风”问题,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一系列政治巡视新要求方向明确、路径清晰、重点突出,必将使巡视愈显“尖兵”“利剑”的威力,越来越充分发挥标本兼治战略作用。
作风问题看似小事,实则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荡涤积弊、重塑新风,同样具有标本兼治的重要意义。正因如此,十八大之后雷霆万钧的全面从严治党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肃整饬作风破题。十九大以后,作风建设的步伐更加扎实稳健,朝着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化风成俗的方向阔步前行。查处问题6692起、处理951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802人……7月30日,中央纪委公布了6月全国查处“四风”问题情况,这是2013年10月以来的连续第58次对外通报。58次,记录的是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铿锵足迹,反映的是你不收手我不收工、对“四风”问题一抓到底的决心和韧劲。回顾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的过程,作风建设在激浊扬清、春风化雨,扭住不放、久久为功中管出了习惯,对党员干部思想灵魂的纯洁、党性观念的找回,对一地一域政治生态的净化,对社会歪风陋俗的改变都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治本之效显而易见。
最近还有一条新闻也为标本兼治增加了生动的注脚。7月31日,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艾文礼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引发人们强烈关注的是,他是监察法颁布后首个投案自首的省部级干部。就在前三天,“百名红通人员”张勇光也主动回国投案并退赃。“两个主动”,充分反映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并巩固发展,对违纪违法者形成了强大震慑,同时也推动了他们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的觉醒。随着“不敢腐”震慑的强化,“不能腐”笼子的扎牢,“不想腐”自觉性的增强,党员干部犯了错误,更愿意选择老老实实向组织交代或说明问题,接受党纪法规的裁量,而不是逃跑和顽抗,这反映的是治标的震慑,最终触及到了人内心的“本”。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标本兼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那些习惯把治标与标本割裂开,妄测从治标向治本转向的想法可以休矣。其实,人们心心念的标本兼治,正在稳中求进,坚定深行。(何艳 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