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要闻
特稿
中央巡视办负责同志就学习贯彻《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答记者问
理论纵横
学习体会
专题 绘就巡视工作五年蓝图
● 规划解读 ●
● 实践感悟 ●
特别关注一 春节放假 纪律无休
特别关注二 化改革蓝图为生动实践
● 改革进行时 ●
● 对话“施工队长” ●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清风文苑
社论
要闻
特稿
中央巡视办负责同志就学习贯彻《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答记者问
理论纵横
学习体会
专题 绘就巡视工作五年蓝图
● 规划解读 ●
● 实践感悟 ●
特别关注一 春节放假 纪律无休
特别关注二 化改革蓝图为生动实践
● 改革进行时 ●
● 对话“施工队长” ●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清风文苑
西汉的贾谊心系国运,多次向汉文帝上书陈述政事,其中最著名的是被誉为“西汉第一雄文”的《治安策》。当时西汉政权日趋稳定,经济有所发展,然而贾谊却忧心“进言者皆谓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直陈“可为痛哭”“可为流涕”“可为长叹息”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治安策》的这种“警世危言”体现的正是强烈的忧患意识。悠悠五千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洞见,不仅是一种生存智慧,更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清醒、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基因。
我们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早在1945年还未夺取全国胜利时,毛泽东与黄炎培“窑洞对”,就探讨了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满含着“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忧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对“和平演变”高度警惕,并不断采取防范措施,击碎了一些西方政客的图谋,同样源于有备无患、知危图强的历史警示。一路走来,我们党越清醒、忧患意识越强,就越能看清方向、把握大势、少犯错误,即便出现偏差,也能自我纠正,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如果忧患意识缺失,严重下去,会出现怎样的后果?美国人乔治·凯南1947年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中写道,“如果作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党的团结和效能遭到破坏的话,苏俄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从一个最强的国家变成一个最弱的国家”。一语成谶,苏联解体,印有镰刀锤子的党旗,上世纪90年代在莫斯科夜空黯然落下。悲剧并非一夜之间发生,危机早已显露端倪,倘若苏共早知“后来”,防患“当初”,或许今天的社会主义阵营会是另一个模样。
历史不能假设,却可以成为最好的教科书。“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思、顽强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保证党和国家沿着正确航向前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绩越是令人鼓舞,越需要保持清醒头脑,防止少数党员干部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认识不清、对风险挑战浑然不觉,悄然滋生志得意满、沾沾自喜的情绪。
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和“1·5”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全党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如履薄冰。特别是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对党面临的风险挑战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进行了科学分析,一如既往清醒冷静,既充满自信,又饱含忧患,为全党敲响了警钟。必须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仍然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必须持之以恒、毫不动摇。
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心存忧患、肩扛重担,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才能无惧各种风浪考验,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江苏 完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