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要闻
特稿
中央巡视办负责同志就学习贯彻《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答记者问
理论纵横
学习体会
专题 绘就巡视工作五年蓝图
● 规划解读 ●
● 实践感悟 ●
特别关注一 春节放假 纪律无休
特别关注二 化改革蓝图为生动实践
● 改革进行时 ●
● 对话“施工队长” ●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清风文苑
社论
要闻
特稿
中央巡视办负责同志就学习贯彻《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答记者问
理论纵横
学习体会
专题 绘就巡视工作五年蓝图
● 规划解读 ●
● 实践感悟 ●
特别关注一 春节放假 纪律无休
特别关注二 化改革蓝图为生动实践
● 改革进行时 ●
● 对话“施工队长” ●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清风文苑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成效显著。面上的“四风”问题基本被刹住,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新的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纠正“四风”,不能止步。元旦、春节期间,记者在基层走访,进行了一系列“微调研”,了解基层干部群众对“四风”症结的感受和认识,对整治“四风”问题的建议和要求,记者备受启发,也值得大家思考。
微调研1:充分发挥群众监督正能量作用
在基层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纠正“四风”工作成效明显的、风气较好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或相近的做法,就是不断创新方法手段,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严格监督执纪。许多受访纪检干部介绍,有效引导群众举报,汇集问题线索,是反“四风”工作取得巨大成效的基础。
“对发生在身边的不正之风,群众一向深恶痛绝,反‘四风’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不少纪检干部深有体会。有纪检干部举例说,某机关的领导干部违规驾驶单位公车办理私事,将公车开回家停放过夜,并使用公车教孩子学开车,被当地群众打电话举报。又如,某单位一把手虚列经费支出套取公款,用于年节送礼及平时请客聚餐,被当地群众以信访件举报。违规使用公车被举报,就源于通过给公车贴上“公务用车”和“监督电话”标识,既增加了公车的辨识度,更提升了群众监督的可操作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发挥群众监督的威力就要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需要将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和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为群众实施监督提供畅通、有序、便捷的平台和渠道,是调动群众监督热情,发挥其巨大的正能量的第一步。湖南省统一搭建 “互联网+监督”平台,全面收集工商、民政、扶贫等领域信息数据,并逐步向党务政务监督拓展。据了解,自去年底并网运行以来,截至2018年2月22日,仅三个月时间,平台门户网站及“三湘e监督”微信公众号页面点击量累计已达5.94亿人次,各市州共接到投诉举报2477人次。
类似的举措还有:“四风”问题随手拍网上举报平台、开展电视问政,特别是利用微博、微信开展监督等,构建起由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等组成的立体式监督格局,为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威力提供有序、规范、高效的手段和方式。
群众的热情要用解决问题的实效来维护。围绕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重点排查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是这些地方的有效做法。记者在厦门市了解到,该市纪委通过“党风政风监督台”微信公众号收到的群众举报,直查快办了市政工程管理处路灯管理所3名所领导办公用房严重超标、虚假整改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开展基层单位办公用房重点排查,发现7个单位存在问题,处理9人,其中党纪处分7人。
采访中,不少党员群众不仅对“四风”问题深恶痛绝,更对纠正“四风”提出了许多“金点子”。向实践学、问计于民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经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既让“四风”问题无处藏身,也让反“四风”工作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微调研2:深化反“四风”就要反特权思想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地方干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是“四风”问题“树倒根存”的原因之一。比如办公用房超标准问题虽然直接暴露在干部群众眼皮底下,易发现易查处,但有的领导干部千方百计想着规避监督,变着法子应对检查。比如,某单位一把手的办公室连接小会议室和卧室,三间房均在一个门内,形同套房。有的干部还以“领导干部房子大多是因为工作头绪多,来人多,开会商量事项多”“原有的结构就这样,改不了了” “会议室不是我一个人用,要为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等理由搪塞。
采访中,基层纪委的同志介绍,此类现象曾是当地巡察、检查发现的老问题。2017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强化监督管理。持续高压态势之下仍然顶风违纪,表面看是“一时冲动”,实则是权力的惯性骄纵使然。
记者实地走访调研中感到,特权思想在各种“四风”问题中都有反映。有些干部把出国考察当成待遇,公款旅游回国后正好退休;超标准公务接待,地方特色菜挨个上齐,不让到宾馆酒店吃喝,就把机关内部食堂进行精装修,仅一个包间的装修费就高达十几万元。
讲排场、图享受,本质上是特权思想在作怪。记者在调研中就特权的根源和基层党员群众进行了探讨。一位群众说,以超标准公务接待为例,并非搞接待的干部纪律意识淡薄,而是觉得领导身份特殊,照顾好了方便今后开展工作。也有群众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领导干部默许接待得“好”,耍花招老想着占便宜,正是秉持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心理,期待人有我优,或者是化手中权力为特权,想谋求特殊“福利”。
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与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与人民的期盼反向而行。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直指‘四风’问题的根源和要害。”目前,特权现象滋生的土壤尚在,因此应在提升“不想”的内在自觉上下足功夫,促使党员干部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自觉。
微调研3:用定力与制度治疗侥幸心理
采访中,不少基层群众指出“违纪干部还抱有反‘四风’这阵风刮不到自己身上的侥幸”。比如,西部某县参公事业单位一把手秦成,退休前因用公务卡为私车加了油而受处分,被通报。他说,没想到因为侥幸而晚节不保,老脸都挂不住了。
反“四风”没有例外,旁门左道也逃避不了铁规的威力。多名受访群众表示,一些干部总认为基层“天高皇帝远”,玩些花招,比如虚列接待人员名单,以分摊超标准的公务招待费;打着公务考察的名义行游山玩水之实,企图逃避群众监督和纪检机关检查……
但在党中央持之以恒反“四风”、狠抓八项规定落实的决心和政治定力面前,任何侥幸都会碰得头破血流。许多地方的事实表明,持之以恒反“四风”成为常态,正在制度化、规范化。春节假日期间,许多地方建立节点紧盯“四风”问题值班、报告和督办制度,及时发现、督办和查处问题,待调查处理完毕后进行通报曝光,增强警示效果,确保纠正“四风”纪律规定没有“静默期”。
制度化建设让反“四风”成为常态,现代化技术日趋成为扫除监督盲区的手段,使反“四风”的范围更加全面。“打‘擦边球’并不管用”,海南省海口市一名纪检干部说,“不要总想着另辟蹊径图侥幸,因为任凭你有什么新招歪招,纪检监察机关照样见招拆招。”记者在海南省纪委了解到,该省通过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扩大对公款消费票据的筛选范围,并进行实时监控、自动预警、三级监督和筛选。2017年,对67028笔支付业务发出预警,提取税务发票线索98975条,从中筛查出疑似违纪问题线索25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