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持之以恒、毫不动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从当前我们党管党治党形势的严峻复杂性出发,向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其中,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不忠诚的“两面人”恶性难改,就是这种严峻复杂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值得全党警惕。
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严明政治纪律,以此保持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严明政治纪律放在从严管党治党、加强纪律建设的首位来抓。在党的十八大后第一次出席中央纪委全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就突出强调政治纪律,指出“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总书记不仅强调重要性,还点问题、指路径、教方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列举了违反政治纪律的“七个有之”问题;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在政治纪律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遵守政治规矩的要求,并用“五个必须”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出规范;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又突出强调防治“两面人”问题。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全党切实遵守……总书记反复强调、谆谆告诫、步步深入,给全党拧紧了严明政治纪律的发条。
言出必行,让铁规生威。从严肃查处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到严肃查处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四川南充、辽宁拉票贿选案,再到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作为一部分,写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中央严明政治纪律的决心坚如磐石、步伐坚定有力。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五年来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万件,处分1.5万人,其中包括中管干部112人。经过不懈努力,广大党员干部绷紧了政治纪律这根弦,在全党逐渐形成了讲政治、守纪律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党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加坚决、高效、到位,抓政治纪律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过去在很多人看来比较“虚”、“软”、“空”的政治纪律,现在正逐步做深做实、抓出成效。
然而,昨天的成绩决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虽然党中央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三令五申,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不讲政治、违规逾矩。例如,去年以来中央纪委通报的省部级干部违纪情况中,王三运“丧失政治立场,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李嘉“阳奉阴违、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进行非组织活动”;魏民洲“搞政治投机和政治攀附,政治品行败坏”;虞海燕“搞团团伙伙,培植私人势力”。而党的十九大后中央纪委通报的第一个被“双开”的省部级干部——辽宁省原副省长刘强,则存在“利用职权搞有组织的拉票贿选活动”、“长期卖官鬻爵”等情形。这些问题都在“七个有之”之列。
“七个有之”本质上是政治问题,概括起来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形成利益集团,妄图攫取党和国家权力;一个是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作祟,大搞非组织活动。它造成党员干部与党离心离德,严重破坏了党的团结统一,危害党和国家政治安全。
除了老问题,一些新表现、新特点同样值得警惕。一是违反政治纪律更加隐蔽。有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反映,过去,那些习惯于“拉天线”、织“人情网”的党员领导干部多是通过聚会、吃饭、联谊等方式搞,动静大、易发现,现在纪律严了,有的便通过“业务交流”、“商会聚餐”等方式变相搞,不再像过去那样明目张胆,却更隐蔽。
二是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搞政治上的形式主义。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说的多、做的少,表态多、行动少,甚至光说不练,“光打雷不下雨”,名为拥护实为软抵抗。这种行为往往占据“政治正确”的制高点,搞堂而皇之的“政治排场”,让批评者有所顾忌、无从下手,欺骗性更大。其实,搞政治上的形式主义,就是“两面人”。
三是制造杂音噪音,妄图干扰视听。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推进,党内对正风肃纪反腐重要性的认识趋于一致,但也不乏有些“高级黑”,不断在释放杂音噪音。例如,有人说反腐败是搞权力斗争,排除异己;有的认为这导致人人自危、为官不为,影响经济发展;有的认为这是自曝家丑,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的认为查了这么多,影响了党内民主和谐的氛围。出现这些杂音噪音,有的是政治上糊涂,头脑不清醒;更多的则是别有用心,企图浑水摸鱼。
面对老问题新挑战,首要的就是聚焦“七个有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各级党组织既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发现苗头及时制止和纠正,又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弘扬对党忠诚、老实的价值观。党员干部必须提高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抵制“七个有之”的腐蚀,避免成为“两面人”。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角度来讲,必须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对“七个有之”问题高度警觉,旗帜鲜明同违规逾矩、搞团团伙伙的行为作斗争,把政治上蜕变、对党不忠诚的“两面人”从党内及时辨别出来、清除出去,促进党员干部队伍不断纯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