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我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既要当“包公”,铁面执纪、惩贪除恶,更重要的是学习悬壶济世的良医,以一颗“医者仁心”,把脉会诊、治病救人。
今年7月3日,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后,邢台市迅速启动市县乡三级联查,纪检干部进村入户、明察暗访,深挖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我带领一支督查组前往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平乡县开展督导。
在该县油召乡,我们听闻一户贫困家庭在村里建档立卡时被排除在外,邻里乡亲意见很大。就此事我们询问该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一开始支支吾吾、闪烁其词。经过多次思想教育之后,他承认,在2014年为贫困户建档立卡过程中,把自己申请为贫困户,冒领了扶贫资金。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将认真改正,今后决不再犯。鉴于他认错态度良好,并如数退还已领取的扶贫资金,督导组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免予党纪处分。此事对这名村支书触动很大,他非常感激组织的挽救,其后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干工作更加投入,群众对他的评价也逐渐改变。可见,合理把握尺度,做到“宽严相济”,使“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开展执纪审查,惩处不是目的,关键是让犯错误的干部内心受到警醒,及时改正错误,同时也是对其他同志的教育。2016年5月以来,邢台市以开展“两谈一会”(即提醒谈话、组织约谈和民主生活会)为手段,挺纪在前、抓早抓小,让党员干部有问题早发现、小错早纠正。10月,我们发现某单位一把手违规占用周转房,引起其他班子成员强烈不满。接到举报电话后,我们及时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市纪委有关领导。为了不让其“病入膏肓”,市纪委直接约谈了该单位一把手。劝导之下,他深刻反思了自身问题,并组织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大家揭短亮丑不避讳,相互批评敢较真,提意见更是不绕弯子、不走过场。“一把手”当场认领问题,作出整改承诺,通过这种“两谈一会”的形式,有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使党员干部经受了一次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洗礼。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代表的是组织,执行的是党的政策,以一颗“仁心”对待被监督对象,要学会运用恰当的谈心谈话方式,让对方充分认识到组织的“严管”才是“厚爱”。不久前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说邢台市政协已退休秘书长孙某有违纪行为。在对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后,纪委领导让我负责进行谈话。与孙某见面时,起初他不太配合,致使谈话一度陷入“僵局”。经过仔细思考,我找准切入点,从党员和组织的关系、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势说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切实感觉到纪委不是没事“找茬”,而是出于对他的关心爱护,体现的是党中央全面从严的要求。思想通了,交流自然就顺畅了。孙某逐渐地放下心里的戒备,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谈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使党员干部绷紧纪律之弦,筑牢思想防线,不让“肌肤之疾”发展为“骨髓之痛”。我所在的邢台,2016年以来全市纪检机关共开展谈心谈话10886人次。每一次谈心谈话,可能就是一个红脸出汗、悬崖勒马的生动故事,而这也正是“医者仁心”的最大体现。
作者:河北省邢台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