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既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用好巡视成果,强化整改、促进发展,剑指问题、倒逼改革。
在产生强大震慑、形成有效遏制的基础上,中央巡视工作推动被巡视党组织狠抓整改落实,扎紧制度笼子,做到既有当下“改”的举措,又有长久“立”的机制。乘着巡视东风,被巡视党组织和有关部门从加强党的领导上破题,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着力,冲破利益藩篱,催生改革活力,巡视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日益彰显,实现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统一。
突出问题导向——
为深化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原动力。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把发现问题作为主要任务,不仅紧盯具体问题不放,而且坚持窥斑见豹,发现了一些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在深入查找问题的基础上,巡视工作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贯彻新发展理念高度,加强对共性问题的归纳分析,从体制机制、监督管理上找原因,有根据地提出对策建议,为深化改革找准了病灶、指明了方向。
针对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共形成各类专题报告230份,向中央深改办报送专题报告89份,为推进改革提供了“活”情况。比如,中央巡视组巡视甘肃、宁夏后,分别提交了关于加强扶贫资金和基层涉农资金监管的专题报告;巡视浙江后,针对当地“一家两制”引发利益冲突的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对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开展巡视后,巡视组撰写了关于航运业廉洁风险的专题报告。
除了提交专题报告,中央巡视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十八大以来共向15位中央和国务院分管领导通报巡视情况59次,向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财政部、审计署等21个中央主管部门移交普遍性、倾向性问题257个,提出意见建议218条。
巡视提交的专题报告和意见建议,引起党中央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审议巡视省区市、中央企业、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政法单位、意识形态单位、中管高校等6项专题报告,为深入推进司法体制、金融监管体制、教育体制、央企领导班子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完善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等一批制度提供了参考。中央和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巡视移交的专项问题和建议,建立完善制度337项,提出改革措施269条,开展专项治理或检查785次,很多意见建议在中央制定深化改革有关文件时得到采纳,推动了改革向纵深发展。
强化巡视整改——
破除阻碍改革发展的藩篱
招商局集团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调整党委会、董事会、行政办公会的决策程序和内容;华润总公司修订《投资管理办法》,全面强化投资并购管控,健全和落实投资决策机制……纵观十八大以来对中央企业的巡视反馈,“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形同虚设,违规决策、盲目决策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成为较为普遍的问题。对此,央企普遍修改完善了有关决策制度。
巡视发现问题,整改解决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被巡视党组织举一反三,追根溯源,着力在改革创新、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中央前十一轮巡视,各被巡视党组织共提出整改措施2.1万余条,建立完善制度3.3万余项,问责追责45万余人次,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通过巡视整改,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影响发展的痼疾、顽疾,催生了改革发展新活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是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国企改革又被视为其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巡视指出了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监督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尤其是与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以巡视整改为契机,被巡视的国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向着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迈进。中铝公司借力中央巡视,狠抓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2015年减亏153亿元的基础上,2016年实现经营性盈利8.8亿元,创5年来最好业绩。
与国有企业类似,金融单位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反映出这一领域改革远未到位。巡视发现,监管体制不健全,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廉洁风险、道德风险突出,是金融单位的“通病”。根据巡视反馈意见,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则和制度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和风险管控;证监会进一步健全了防控廉洁风险和防止利益冲突机制;银监会推动信托公司风险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通过巡视整改,金融单位普遍强化了风险预警管控,为推进金融领域改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众多阻碍改革发展的藩篱中,腐败无疑具有极大破坏性,特别是一把手腐败、吏治腐败、“苍蝇式”腐败、权力寻租腐败这四种腐败,问题严重且较为普遍。根据巡视反馈意见和移交问题线索,各地在重拳查处的同时,着力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管权治吏。比如,针对一些地方少数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在其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问题,上海市率先制定实施有关规定,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上海有关制度后,这项改革试点在北京、广东、重庆、新疆等地推开。
选对一人,造福一方;用错一人,贻害一方。针对巡视发现的违规违纪用人问题,中央组织部研究制定了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出台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等从严管理干部的法规制度20多项,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促进了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向上向善。
保障决策落实——
助力实现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实现改革目标不能空喊口号,关键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巡视督促被巡视党组织强化“四个意识”,把中央精神和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落实到位,保证了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改革部署。巡视发现,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执行者,中央部门普遍存在改革不彻底,落实“放管服”要求不坚决等问题,有的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态度消极,有的下属学会协会和社团组织管理混乱。
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巡视督促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强化“四个意识”,对照看齐找差距,“刀刃向内”破除“灯下黑”。国家发改委持续推进简政放权,2016年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与2013年相比超过60%,中央政府具体定价项目减少80%左右;财政部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将转移支付项目由94个压减至75个,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具有指定用途的项目进行清理,逐步调整转列均衡性转移支付或中央本级支出;国家工商总局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2016年先后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大大简化了市场准入手续,降低了投资创业成本。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驶入“快车道”,扶贫开发工作也进入攻坚期。巡视巡察工作推动了中央精准扶贫方针的贯彻落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国家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骗取套取、挤占挪用、私存私放等问题时有发生”,“涉农资金违纪违法案件多发”,2014年7月,中央巡视组向甘肃、宁夏反馈了以上问题后,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召集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12家单位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在全国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坚决纠正违规违法行为。国务院扶贫办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意见》,从资金分配机制、使用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入手推进改革。
党中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部署后,查找并督促整改落实脱贫攻坚决策不到位问题,成为巡视巡察工作的一项重点。针对巡视“回头看”指出的中央扶贫政策没有完全落地,扶贫脱困存在数据失真、项目不准等问题,被巡视地区进一步织密制度笼子,把整改措施落实到一项项具体工作中。广西制定、修订了加强和规范扶贫项目管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强化对扶贫资金拨付、结余、支出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江西修订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将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确保全省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2018年如期“摘帽”。
改革推进到哪里,巡视就跟进到哪里。巡视真刀真枪、敢于亮剑,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党对各地区各领域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政治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更需要发挥巡视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保证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