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反腐、全面从严治党,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既是见证者,又是直接参与者。5年征程,他们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也有着诸多感触和体悟。我们特别约请几位来自监督执纪一线的纪检工作者,讲述自己的故事与感悟,与读者共同分享——
纪检监察干部更要坚定自信
申国华
自信是什么?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对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而言,自信就是自觉扛起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任。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战斗,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是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的主力军,担负着当先锋、打头阵的光荣任务,进一步坚定自信显得十分关键。
中央八项规定颁布之后,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这就是“一阵风”,刮一刮就过去了;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那都是虚的,当不得饭吃;有的“绕道走”,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然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情况,彻底打消了许多人的疑虑。中央纪委网站从2013年10月开始实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一月一统计,一月一公布,月月年年、雷打不动。“违规修建楼堂馆所”“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多少人、都是谁,一目了然。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中央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是动了真格的,没有一丁点儿“假把式”。到高档饭店等场所明察暗访,这种方式我们在很早以前就开始用,但群众不怎么支持,有的甚至替违规人员“掩护”。现在不是这样了,听说有纪检干部上门检查,群众特别配合。正风肃纪,我们很多同事都感觉底气更足、腰杆更硬了。有一次我们发现一名领导干部三次开着公车办私事,但他却认为这点小错误够不上“违纪”,而且讲了许多“大道理”……在以前大家可能会对如何处理产生“分歧”,但如今调查组思想统一:事情表面上看不大,也并未直接造成严重后果,但这就是典型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追究才能维护党规党纪的权威。我们向当事人讲明立场和正风反腐大势,使当事人最终认识了问题、承认了错误。
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决不是孤军奋战。据统计,领导干部问题线索60%以上来自群众举报。我们审查每一起领导干部严重违纪案件,无论从信息查询、资料调取还是提供线索、出庭作证,许多干部群众都给予无私支持与配合。在一起案件调查中,我们需要对多个部门一一排查,工作还未启动就有同志担心,如此调查可能影响相关部门正常工作,遇到阻力。然而事实证明,这些部门党员干部都非常配合,有的甚至牺牲休息时间协助我们开展工作。“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有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那是铁板钉钉的事儿。
人不自信,谁人信之?纪检监察干部身处反腐败斗争第一线,面对不少阴暗面,如果缺乏足够自信和坚定政治定力,时间长了很可能会失去工作动力,甚至被一些不法分子围猎、同流合污。只有进一步坚定自信,驱赶内心的“雾霾”,过滤思想上的“杂质”,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才能彻底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
能够参加十八大以来波澜壮阔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每个纪检干部的幸运,也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纪委坚决贯彻落实下,这场伟大斗争必将取得最终胜利。
作者:河南省纪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副处级纪检监察员
怀有一颗“医者仁心”
石瑛
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我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既要当“包公”,铁面执纪、惩贪除恶,更重要的是学习悬壶济世的良医,以一颗“医者仁心”,把脉会诊、治病救人。
今年7月3日,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后,邢台市迅速启动市县乡三级联查,纪检干部进村入户、明察暗访,深挖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我带领一支督查组前往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平乡县开展督导。
在该县油召乡,我们听闻一户贫困家庭在村里建档立卡时被排除在外,邻里乡亲意见很大。就此事我们询问该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一开始支支吾吾、闪烁其词。经过多次思想教育之后,他承认,在2014年为贫困户建档立卡过程中,把自己申请为贫困户,冒领了扶贫资金。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将认真改正,今后决不再犯。鉴于他认错态度良好,并如数退还已领取的扶贫资金,督导组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免予党纪处分。此事对这名村支书触动很大,他非常感激组织的挽救,其后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干工作更加投入,群众对他的评价也逐渐改变。可见,合理把握尺度,做到“宽严相济”,使“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开展执纪审查,惩处不是目的,关键是让犯错误的干部内心受到警醒,及时改正错误,同时也是对其他同志的教育。2016年5月以来,邢台市以开展“两谈一会”(即提醒谈话、组织约谈和民主生活会)为手段,挺纪在前、抓早抓小,让党员干部有问题早发现、小错早纠正。10月,我们发现某单位一把手违规占用周转房,引起其他班子成员强烈不满。接到举报电话后,我们及时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市纪委有关领导。为了不让其“病入膏肓”,市纪委直接约谈了该单位一把手。劝导之下,他深刻反思了自身问题,并组织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大家揭短亮丑不避讳,相互批评敢较真,提意见更是不绕弯子、不走过场。“一把手”当场认领问题,作出整改承诺,通过这种“两谈一会”的形式,有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使党员干部经受了一次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洗礼。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代表的是组织,执行的是党的政策,以一颗“仁心”对待被监督对象,要学会运用恰当的谈心谈话方式,让对方充分认识到组织的“严管”才是“厚爱”。不久前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说邢台市政协已退休秘书长孙某有违纪行为。在对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后,纪委领导让我负责进行谈话。与孙某见面时,起初他不太配合,致使谈话一度陷入“僵局”。经过仔细思考,我找准切入点,从党员和组织的关系、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势说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切实感觉到纪委不是没事“找茬”,而是出于对他的关心爱护,体现的是党中央全面从严的要求。思想通了,交流自然就顺畅了。孙某逐渐地放下心里的戒备,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谈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使党员干部绷紧纪律之弦,筑牢思想防线,不让“肌肤之疾”发展为“骨髓之痛”。我所在的邢台,2016年以来全市纪检机关共开展谈心谈话10886人次。每一次谈心谈话,可能就是一个红脸出汗、悬崖勒马的生动故事,而这也正是“医者仁心”的最大体现。
作者:河北省邢台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
付出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
刘明见
从部队转业到江西省吉安市纪委,已有12个年头。作为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干部,我时时告诫自己:“选择了纪检事业,就是选择了担当与奉献。要把对党的忠诚写到人生信念中,体现在无悔付出中。”
记得有一回,组织安排我负责市纪委办案基地扩建工程。一天深夜突降暴雨,当时工地靠居民楼的一侧正在做护坡,打了27个11米深、1.2米宽的孔桩。如果孔桩积水,既会造成工程损失,更易引发滑坡,后果不堪设想。深更半夜一时找不到工人,我赶到工地,一个一个孔桩检查,一个个盖上防雨布……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3点,才浑身湿透地回到家中。还记得一年夏天,我带队前往南昌寻找涉案对象。由于不知道对象的详细住址,只大致确定其居住的小区。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在附近蹲守。蹲守过程中,树林里蚊虫叮咬,身上到处都是包,又热又痒,更主要的是我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坐卧难安,同事劝我回去休息。我想,这个案子是我负责,对象情况我又最了解,我必须坚守岗位。经过三天三夜的蹲守,我们终于找到对象并将其带回。类似这样的事,我和同事们都经历不少。但是,当看到办案基地如期交付使用、案件得到迅速突破,我觉得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付出体力、精力还不算什么,“人情”的干扰更是考验。时不时有战友、同学出面来说情、打招呼,要我们“高抬贵手,放人家一马”。我和同事们都坚持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法纪不讲关系。也常有人以交流工作为名请我们吃饭、约我们见面,想套近乎,拉关系,我们都婉然拒绝,要求有事到单位谈。每当这个时候,一些战友、同学都说我“不近人情、六亲不认”,慢慢地疏远我。这些年,因为工作原因,自己得罪了不少人,有诸多不被人理解的事儿。但每当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心中就充满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就不在乎那么多了,又义无反顾投入到工作中。
和其他的纪检监察干部一样,我们的付出并不惊天动地,就是一件件具体而微的事,就在日复一日的坚守当中。曾有人问我:“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你从一名团职干部转业到地方这么多年,还是一个科级干部,你不觉得亏吗?”真的亏吗?看到正风反腐、全面从严治党所带来的巨大可喜变化,看到群众脸上的满意笑容,看到人们日益高涨的精气神,想到这里面有自己的一份力量,付出再多也值得!
作者:江西省吉安市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