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什么书,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你学了这么多年历史,最受益的一点是什么……今年上半年,在辽宁省沈阳市纪委机关公开选调11名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市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组成了12个面谈小组,分别对49名被推荐人进行了面谈。
“在考试前专门设置面谈关,这是我们的一项创新之举。”为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今年以来沈阳市纪委对人才选用环节进行优化,通过把好推荐关、面谈关、考试关、审核关、考察关、试用关等“六关”,对备选对象进行精准“画像”,让干部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等十分重要却又较为隐性的东西显性化,把高素质人才选拔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来。
纪检监察机关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单位,是政治性极强的机关,选拔纪检干部,从最初的“推荐关”就要突出“严”的要求。为了保证推荐人的政治素质、道德素养以及识人察人能力,沈阳市纪委规定,人选须由委局机关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纪检系统领导干部署名推荐,撰写推荐信并签字背书。“签字了,就要对被推荐人负责,落笔就要慎重。”作为推荐人的康平县纪委书记代国斌如是说。通过压实推荐人的责任,避免任人唯亲和小圈子、小团体等不正之风的出现。
推荐关之后的面谈关,是由多名阅历丰富、不同专业领域的领导干部同时与被考察者交谈,话题从政治历史、科教文卫,到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在深度交流中,对被推荐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以及文化底蕴做出基本判断。通过面谈,49名被推荐的干部中有16人在面谈环节被认为不合适,而最终这些干部在考试环节没有进入前20名。
“对于纪检干部而言,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这就需要严格考察。”沈阳市纪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在近期选拔和晋升13名中层领导干部、15名处级非领导干部过程中,市纪委先后成立了19个考察组,对干部进行了家访、社区访和暗访,深度了解干部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八小时以外朋友圈、生活圈以及家风家教等情况,坚决防止“两面人”被选拔任用。
“有没有拖欠物业费,邻里关系如何?”“是否参加过党员进社区活动?”“朋友圈都关注什么?” ……一个个具体问题,让考察组获得了大量的鲜活事例、生动故事,使被考察对象从材料里的人、概念化的人,变为立体化的人、形象化的人,从只有八小时以内工作化的人,变为涵盖八小时以外生活化、社会化的人,整体形象跃然纸上,优点缺点一目了然。“有的干部在单位口碑尚可,在社区却表现很差。现在加入了社区访,防止了这种片面性。”于洪区陵西街道桃源社区党委书记王春凤说。
干部的能力素质,最终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在试用环节,沈阳市纪委也打破常规,在充分考虑岗位需求和被考察对象特点的基础上,将半年试用期一分为二,合理安排被考察对象在综合部门和一线执纪审查部门各试用3个月,接受考察锻炼。通过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形成对干部的全面了解和认知。
正所谓“尚贤举贤,政之本也。”选人用人是篇大文章,但选好干部仅仅是开篇破题,用好干部才是主题升华。沈阳市纪委负责同志表示:“在后续工作中,我们要做到知人善任、用当其时,不断激发干部活力,释放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向前。”
作者:辽宁省纪委常委、沈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