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纪委接到区纪委来函,要求对群众反映的该镇东坑村村干部虚报种粮面积骗取补贴款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并限时上报结果。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这类问题案情不复杂,却难在取证上。而东坑村案子时间跨度长、涉案笔数多,证据分散,取证面广,如何做好取证及证据衔接,是案子能否突破的关键。经分析,镇纪委决定先从外围入手,走访群众、查核账目,以期打开突破口。
然而,调查工作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还要大。在村里走访时,留守村民或担心得罪村干部受打击报复,或因乡里乡亲、拉不下面子而不愿意配合调查;外出务工的村民,即便联系上也多以“不愿多管村里的闲事”为由,拒绝配合调查。更重要的是,种粮直补申报表、发放表、银行转账明细表、相关农户资料等材料,是证实违纪人员虚报种粮面积及套取国家补贴款数额的重要佐证,而这些材料都由镇上相关站所保管,调取材料需要镇党委协调,仅凭调查组的力量,不可能完善证据链条。
“党委书记会出面给我们解决困难吗?”调查组一位同志嘀咕着。他的担心并非多余。一段时间里,有的乡镇党委一把手讲究“以和为贵”,尤其是对基层干部问题,能躲就躲,出了问题就撂挑子给纪委,自己当老好人。而南口镇党委书记廖劲松,是一位刚刚履新的“新官”。在不少人看来,“新官”上任总会有段熟悉工作的适应期,更不愿意得罪人。然而,案子不等人,拖下去很可能就办成“夹生饭”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镇纪委书记曾考兰敲响了廖劲松办公室的门。
没想到,廖劲松听完情况汇报后立刻表态:“一定要查清楚,如果情况属实,严惩不贷!如果是无中生有,也要还干部一个清白!”当天就组织了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会议不仅要求各部门提供资料,还要求包片领导、驻村组长等挨家挨户做工作,打消村民的顾虑,积极配合调查。
四方力量迅速“集结”——农业服务中心农业组、财政结算中心提供了种粮直补登记发放情况,派出所提供户籍证明,信用社提供交易明细材料,包片领导带队面见农户,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单兵作战瞬间变为联合作战,很快打开了突破口,构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查清了一些村干部套取国家种粮补贴的违纪事实,涉案人员被严肃处理。
这还不算完。该案查处过程中,村级事务、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风险一一暴露出来。在廖劲松提议下,南口镇党委根据班子成员分工,进一步细化主体责任内容,让每一位成员搞清楚在涉农资金审批、拨付过程中的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和分管责任,同时完善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种粮直补补贴、扶贫专项资金等申请、审核和公示流程。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