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始终要求全党同志保持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八项规定开篇布局,从作风建设特别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突破,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化了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作风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有优良作风。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多次强调,只有始终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才能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党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挑战,是来自党内的不正之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2014年6月30日,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个时期以来,作风问题在党内确实相当严重,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不抓不行了。”他严肃指出,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天天迎来送往、觥筹交错,在群众的眼皮底下嘚瑟,老百姓极为反感;另一方面,收受礼品、滥发奖金,摊派商品、公费旅游,江湖结义、投桃报李等问题面广量大,甚至花费财政经费和扶贫资金,是诱发腐败的直接动因。更危险的是党内一些同志对此见怪不怪,甚至认为这都是小问题、小毛病。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明确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对“四风”击一猛掌,我们党就会失去党心民心,就会丧失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机遇期,就会挥霍败坏掉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就会走向失败。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意味深长地提到著名的“塔西佗陷阱”,即“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大大增加了”“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
把制定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的第一步,释放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党要管党怎么管,全面从严治党怎么严”,以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打开切口,解决了“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他深刻指出,“八项规定的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人民群众期盼作出积极回应,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发挥导向作用;他强调,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坚决的态度,表明规定是刚性的、来真格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试出了人心向背,成为党的建设的亮丽名片。
言必信、行必果,以钉钉子的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八项规定落实。落实八项规定看起来是抓小事,体现的却是一种徙木立信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如果“八项规定都抓不好、坚持不下去,还搞什么十八项规定、二十八项规定?”党中央言出必行,一诺千金,一锤紧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环环相扣、持续推进,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改进作风留下了“印”、抓出了“痕”,不正之风离我们党越来越远,群众离我们党越来越近。
聚焦“四风”突出问题,从小抓起,以小见大,以小带大。2013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四风”问题是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突出表征。党中央提出整治“四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他强调,“在作风问题上,大问题要抓,小问题也要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党中央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张贺卡、一个粽子、一杯酒、一支烟管下来,以点带面,打到七寸,积小胜为大胜,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从中央政治局做起,领导带头、以上率下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地宣布,“改进作风就要从中央政治局抓起”,“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运用以上率下这个工作方法,形成了全党上下共同努力解决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生动局面。
中央政治局从自身做起,形成以上率下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不能“马列主义手电筒”只照别人。他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政治局首先做到。”2015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他再次对政治局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党和国家的事、人民的事、全局的事,必须模范遵守党章,在‘三严三实’上有更高标准,努力成为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
领导干部层层示范,用做出样子代替喊破嗓子。改进作风的要求能不能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非常重要。上面做出样子,下面就会跟着来、照着做。”他进一步强调,党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自己摆进去,做作风建设的参与者、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坚持求真务实,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努力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实践证明,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拿自己开刀,解决问题才能势如破竹,改进工作才能立竿见影。
咬住“常”“长”二字,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
“八项规定执行起来会不会是一阵风?”会不会出现“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指出,“能不能打消干部群众的这个疑问,关键看我们怎么做。”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一以贯之,步步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重要节点,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坚决防止反弹”。他要求,“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抓就真抓,一抓到底。他指出,“今后几年,每一年都要提出一些要求,目标就是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做到每年都有新招数,不断释放新信号。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健全和改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
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作风建设抓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背离“两个务必”,搞“四风”那一套还有不小的市场?为什么还有些人对不正之风乐此不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客观上说,主要原因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在一些方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关键是要“做好抓常、抓细、抓长的文章”。他在参加河南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对此进行了深刻阐释: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作风问题必须抓长、长抓,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越往后执纪越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言出纪随,寸步不让,不要让人感觉到好像只是口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既要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面上的顶风违纪行为,更要睁大火眼金睛,任凭不正之风“七十二变”,也要把它们揪出来,有多少就处理多少。他要求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执纪必严。
坚持标本兼治,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防止作风问题复发和反弹,必须标本兼治。习近平总书记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蔓延的态势得到遏制,但还停留在治标的层面上,病原体并没有根除,不能、不想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如果不紧紧抓住,一些已经初步压下去的问题很可能死灰复燃。如何回应群众的担忧和期盼?总书记深刻指出,解决“四风”问题,要“像人防止疾病复发一样抓”“标本兼治,既治标又治本”。治标,就是要着力针对面上“四风”问题的各种表现,该纠正的纠正,该禁止的禁止;治本,就是要查找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抑制不正之风,着力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土壤。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作风是形,信念是本,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他强调,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必须毫不放松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点亮党员、干部心中的明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狠抓各项制度执行。抓作风建设,为什么要扭住不放?就是要落到地,巩固下来,长效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息息相关,必须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针对一些地方和单位作风制度性规范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成为“稻草人”“纸老虎”的问题,他强调“狠抓制度执行,扎牢制度篱笆,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抓到底”,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巩固既有成果,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需要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来规制和引导。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以优良党风带社风民风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他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自信支撑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培育良好家风。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必须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把家风建设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实现党风正民风淳。
5年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整饬党风,在短期内实现了党内正气上升,党风好转,社会风气上扬,赢得了党心民心,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聚集了强大正能量。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四风”问题积习甚深、树倒根在,防反弹、防回潮任务依然艰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丝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顿。
(中央纪委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