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中央精神
实践篇
● 系列述评 ●
格局篇
● 系列综述 ●
● 经验 ●
展望篇
巡视故事
社论
中央精神
实践篇
● 系列述评 ●
格局篇
● 系列综述 ●
● 经验 ●
展望篇
巡视故事
五年磨一剑,砥砺自生辉。
8月30日,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整改情况全部向社会公开,党的历史上首次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由此胜利实现、完美收官。
这是90多年管党治党建设党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也是十八届党中央言出必行、有诺必践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巡视,这一具有厚重传统文化底蕴、发轫于建党初期的党内监督制度,经过砥砺淬炼和坚持深化,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历程中,尽显标本兼治战略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闪耀锋芒、熠熠生辉,成为名副其实的“王者之剑”。
力挽狂澜的政治魄力——
扛起历史责任,高举巡视利剑,着力探索破解党自我监督历史难题
“巡视组来了!”
没有什么词语比这五个字更能反映这几年巡视在干部群众中的千钧分量。这里面,饱含着党中央的责任和担当,承载着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盼,也毫无疑问隐含着少数问题干部的惊恐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警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站位党的历史使命,着眼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以力挽狂澜的政治魄力和历史担当,聚焦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巡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尖兵”“利器”,坚决果断亮剑。
把握时代坐标,标定前进方向。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23次研究巡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阐明巡视工作方针,准确深刻指出目标任务,明确具体提出工作要求,就每轮巡视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对落实整改责任、运用巡视成果作出指示。“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巡视制度是新时期党内监督有效、管用的制度,是一把反腐‘利剑’”“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必须坚持不懈、继续完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巡视工作坚持深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巡视焕发生机活力、谱写历史新篇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如果说中央八项规定是撬动管党治党全局的开篇之作,那巡视就是“动摇山岳”的开山之剑。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重大事项一律报中央决定,决不在中央精神之外设置空间。王岐山同志及时主持召开小组会议,研究工作、听取汇报、部署任务,推动巡视充分发挥“尖兵”“利剑”作用。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案件中,超过60%的问题线索来自巡视;根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厅局级干部1326人,县处级干部8957人;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辽宁拉票贿选案,都是由巡视揭露出来的;扶贫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中央国家机关“灯下黑”问题,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中梗阻”问题,都是由巡视首先发现的;小官巨腐、能人腐败、一家两制、圈子文化、肃清流毒等大量“热词”,“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管党治党宽松软”等深层次问题,都先由巡视概括提出……
一组组数字,一个个问题,凝结着坚定的责任担当,彰显出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的威力。巡视对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由宽松软到严紧硬所起的战略作用无可替代,无愧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当年‘窑洞对’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吗”“要强化党内监督,积极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推进制度创新和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加强巡视工作,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巡视,成为我们党破解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监督历史难题的有效路径。
一个政党、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如何赢得人心向背、实现长治久安,强化权力监督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延安窑洞对”中,开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妙方。洞悉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中国特色民主监督的成功实践,对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作出新的有力探索。
党内监督是根本,群众监督是基础。党内监督必须与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才能形成合力、彰显威力。巡视,正是把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
事实最有说服力。5年来,巡视坚持深入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巡视组进驻前公开发布巡视对象,到进驻后公布邮政信箱和举报电话、开门接访,再到巡视结束后公开整改情况,党的群众路线在巡视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据统计,中央12轮巡视,共处理来信来访159万件次,与干部、群众谈话5.3万人次;省区市和中央单位巡视,受理群众来访53.4万人次、来电132.2万件次,与党员干部个别谈话108.9万次。党中央真巡视、真发现问题、真推动整改,群众说真话、道真情、真参与,巡视监督有机整合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党心民心藉由巡视同频共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是从不讳疾忌医,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矛盾,刮骨疗伤,自我净化,自我修复。当西方社会深陷缺乏全面代表性、缺乏政治整合力、缺乏监督有效性的民主困境时,我们党以巡视监督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独有“抗体”,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民主监督之路,为党长期执政、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中国方案”。
改革创新的政治智慧——
秉持创新理念,磨砺利剑锋芒,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公开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8月前后,中央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的意见》、新修订的《被巡视党组织配合中央巡视工作规定》。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总结、提炼,巡视工作迎来巩固深化、升华提高的重要阶段。
宝剑锋从磨砺出。5年来,伴随着实践的丰富发展,创新始终是巡视工作不变的主题,也是巡视利剑锋芒常在的“秘诀”所在。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创新成果上升固化为制度利器,为巡视深入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要通过组织制度创新,增强巡视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落实全覆盖要求,形成更大震慑力”“要出其不意,杀个‘回马枪’,让心存侥幸的感到震慑常在”“要以问题为导向,派出‘侦察兵’,哪里反映声音大、问题多,就派到哪里去侦察,就像公安系统的110、路面巡警制度,要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下一阶段的重点要转向专项巡视,更加机动灵活,根据动静随时就去,让人摸不着规律”“推动巡视内容、方式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与时俱进”……明确的指示,形象的比喻,接地气的语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创新”要求一以贯之,始终指引着巡视发展的方向。
聚焦发力才能放大效果。从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发现作风、纪律、腐败、选人用人4方面问题,重在形成震慑,到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挺在前面,紧扣“六项纪律”查找问题,强化震慑遏制作用,再到围绕政治巡视,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发挥标本兼治作用,回望五年来巡视工作,可以清晰看到巡视经历三次深化、目标任务不断聚焦、一步步明确政治定位的发展脉络。随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管党治党形势任务的要求不断与时俱进,巡视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标本兼治的战略和战术双重作用充分发挥。
出其不意才能强化震慑。巡视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和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三个不固定”和巡视组长“一次一授权”,“下沉一级”了解情况,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相结合,任务安排“板块轮动”,实行“一托二”“一托三”,组织“回头看”、杀“回马枪”,开展“巡查式”“点穴式”“回访式”“机动式”巡视……十八大后中央巡视亮剑以来,亮点频闪、不同凡响。“闻风而动,出其不意”,叫人摸不着规律,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失效失灵,释放持久震慑,很多腐败分子直呼“想不到”。被“回马枪”挑落马下的黄兴国感慨,“第一次巡视了,第二次再来个‘回马枪’,这一招真的很厉害”。
全覆盖才能确保零容忍。中央十二轮巡视下来,先后派出160个组次,对277个地方、单位党组织进行了巡视,党内监督的触角覆盖到省区市、中央企业、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政法单位、意识形态单位和中管高校,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巡视全覆盖目标。与此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完善巡视格局,形成巡视巡察监督合力”的要求,省区市巡视工作不断深化,中央单位巡视工作逐步规范,市县巡察稳妥推进。截至目前,各省区市党委完成对所辖8362个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巡视全覆盖,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已有65家单位开展了巡视工作,全国所有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均建立了巡察制度。从中央国家机关这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第一执行者”到乡村基层“最后一公里”,党内监督之网不断织密织牢,巡视巡察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党一盘棋的战略格局初步形成。
“巡视监督之所以有效管用,一个重要经验是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大大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王岐山同志如是指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巡视本身无疑是改革创新的典范。巡视工作一系列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创新,体现战术与战略的完美结合、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彰显了党中央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和攻坚克难的政治智慧。
标本兼治的政治成效——
深化政治巡视,坚持从严治党和深化改革相结合,着力加强党的领导
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完善贫困人口识别程序、严格贫困退出标准等措施,解决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问题;中国一重取消党政联席会议,强化公司党委会领导作用,理顺党的领导体制……翻阅被巡视党组织的整改情况报告,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头等大事成为鲜明特征。
目标决定任务,任务凝聚力量。回首五年巡视特别是政治巡视深化发展的坚实历程,每一次出征,都着眼于更好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勇往直前;每一次亮剑,都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目的精准发力,收获了良好的政治成效。
站位政治,着眼大局,推动“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巡视,重庆清除“薄、王”思想遗毒不彻底,辽宁一些领导干部肆无忌惮拉帮结派等问题被及时发现。政治流毒不断肃清,政治纪律更加严明,党员干部思想上更清醒、政治上更坚定、行动上更一致。通过巡视,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及时不深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不坚决等问题被有效纠正。被巡视党组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查找政治偏差,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旗帜指引、根本遵循。通过巡视,“讲政治”不再是一句口号,“中梗阻”不再四处横行,中央政令更加畅通,“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和新发展理念扎实落地,全面脱贫、淘汰过剩产能、治理雾霾、推动财税金融等关键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寻“虎”觅“蝇”,正风肃纪,巡视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助力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孙政才、苏荣、王珉、黄兴国等一批领导干部在巡视中应声落马,“病树”被及时拔除,守护了整片“森林”的枝繁叶茂;山西省系统性塌方式腐败、辽宁拉票贿选案等一批重大问题线索被巡视及时发现,雾霾被劲风吹散,换来了政治生态的水秀山清。巡视形成强大震慑,有力督促被巡视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风向标”,抓住密切联系群众“生命线”,坚决铲除腐败“污染源”,扎紧纪律规矩“铁笼子”,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咬定责任,寸步不让,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解决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问题。牢牢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巡视猛击一掌、震慑警醒,有效唤醒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管党治党的政治担当。唤醒责任,让党的建设得到加强,“三会一课”执行不严、党费缴纳不规范等具体问题有效解决,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激发。唤醒责任,让管党治党更加严格,机关党委作用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靠啥吃啥”、事业单位充当“红顶商人”等一批问题正在从根本上解决。唤醒责任,让被巡视党组织把巡视整改作为主体责任的具体化,切实抓紧抓好,不再满足于查漏补缺、就事论事,更加注重向党中央全面对标看齐。
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为深化改革提供问题导向参考,彰显标本兼治战略作用。坚持以下看上,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央巡视形成各类专题报告230份,为深化改革提供重要依据。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审议的中央巡视6项专题报告,为深入推进司法体制、金融监管体制、教育体制、央企领导班子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完善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等一批制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供了参考。巡视推动改革,必然促进发展。中央前11轮巡视,被巡视党组织根据巡视反馈意见,建立完善制度3.3万余项,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巡视工作不断深化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从根本上扭转了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等状况,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成效突破利益藩篱,扎紧制度笼子,助力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推动“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不断开创新局面、书写新篇章。
放眼未来,任重道远。中央一届任期内两次修订修改《巡视工作条例》,释放出治党务必从严的强烈信号。站在新的起点,继续发扬光大,推进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党一定能探索出中国特色的自我监督道路,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巩固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带领人民群众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