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能够自我警惕、严肃谨慎,自然会生起恭敬之心,这就是“肃然起敬”
“敬”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肃也”。《释名》又说:“敬,警也,恒自肃警也。”所以,“敬”的本义就是自我警惕、严肃谨慎。如果一个人能够自我警惕、严肃谨慎,自然会生起恭敬之心,这就是“肃然起敬”。
“敬”是一个形声字,其中“茍”(读jì)是声旁,“攵”(读pū)是形旁。“攵”的篆书字形为,像一只手拿着手杖或者戒尺的样子,表示“击打”的意思。“攵”是“扑”的早期写法,什么是“扑”呢?《尚书》记载:“扑作教刑”。“扑”是古代学校里责罚学生的一种方式,如果学生有违纪行为,老师可以用戒尺进行惩戒。到了周代,“扑”被定为“九刑”之一,类似后世的杖责。(茍),除了表音还兼有表义,它字形的上半部分是羊角的样子,古代的“羊”字表示“吉祥”,下半部分“勹”中有“口”则表示人谨慎说话的意思。
“敬”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敬”。关于这一点,古代圣贤多有论述,如《孝经》中,“子曰:礼者,敬而已矣。”《孟子》:“恭敬之心,礼也。”《左传》:“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在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价值观中,“敬”的修养贯穿于每一个环节。例如在“修身”方面,《论语》记载:“子曰:修己以敬。”在“齐家”方面,儒家更是强调“敬”,并体现在对婚姻的态度上。例如《礼记·哀公问》记载了孔子说的话:在大婚仪式上,新郎要穿着盛装礼服,亲自去迎娶新娘,以表示对最亲爱的人的尊敬。而家人的这种互相敬爱之道,其实是国家政治的根本,孔子说:“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以往夏商周三代的圣明君主必定尊重爱护妻子儿女,是有道理的。
提到夫妇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自然会想到一个成语:“相敬如宾”。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意是: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他儿子郤缺被废为平民,在冀地务农为生。有一天,晋文公的大臣胥臣路过此地,看到郤缺在田里锄草,其妻送饭到田间,在这样潦倒的情况下,夫妇二人仍然“相待如宾”。胥臣回去向晋文公报告:“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郤缺一定是个有德的君子,可以为官治民,不能因为他父亲有罪就摒弃他。晋文公于是重用了郤缺,后来升为晋国卿大夫。
如果提到近代以来“修己以敬”的代表人物,不能不想到曾国藩。曾国藩平生最重视的,就是一个“敬”字,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曾国藩还提出了“主敬则身强”的观点,他在家书中说:要内心专静纯一、仪表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功夫;只要走出家门,态度就像会见贵宾那样,面对群众事务,就像主持重要祭祀那样,这是“敬”的气象;自己修身,百姓安居乐业,自己笃恭,然后天下太平,这是“敬”的实践效果;态度庄敬,人就会日益强大,放肆懈怠,人就会逐渐亏衰,这是自然的现象。曾国藩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一个“敬”字来贯传,真的是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中华传统文化小百科
什么是“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指内具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后世学者将“内圣外王”之道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它并非儒家首创。“内圣外王”最早出自《庄子·天下》。其内涵通俗地讲,“内圣”是人格理想,是修身养德;“外王”是政治理想,是安邦治国。“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修养不断提高,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外王”的目的。“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儒家经典中, 《大学》里的“三纲八目”是对“内圣外王”最为恰当的表述。“三纲”中“明明德”是内圣,“亲民”是外王,“止于至善”就是把明德、亲民推行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此即内圣外王。“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外王”,是“内圣”功夫的最高价值回归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