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16期

社论

认真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 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论述摘录

特别关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

● 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 ●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思想方法论 ● 牵牢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

● 我看这五年 ● 我亲历的农村巨变

专题一  铁拳惩腐玉宇清

铁拳惩腐玉宇清

系列综述

压倒性态势是这样“炼”成的

真反腐败才能兴党兴国

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从源头上阻断腐败滋生的通道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 经典词句 ●

● 典型案例警示录 ●

● 忏悔录 ●

亲历反腐

不仅拔“烂树”,还要护“森林”

高压态势让腐败无处遁形

经验做法

广东重拳“打虎” 形成有力震慑

贵州强力“拍蝇” 提升群众获得感

专题二  追逃追赃撒“天网

追逃追赃撒“天网”

系列述评

选择战略主动 一举赢得先机

发挥制度优势 织就天罗地网

占领道义制高点 推动构建国际反腐新秩序

数据,胜过千言万语

经验做法 ●

她的“避罪天堂”是这样坍塌的

人赃俱获的背后——“百名红通人员”闫永明归案纪实

外逃,没那么容易!——广东省加强日常监管筑牢防逃堤坝

追逃故事 ●“都说国外是天堂,我却过着地狱般的生活”

燕阁观察 

五年反腐,一场决心与意志的卓绝较量

函询了结反馈背后,信任与监督同在

清风时评

当官事小,为民事大

“精致”形式主义更须警惕

“人情”陷阱当谨防

公车标识虽好,但绝非一劳永逸

实践探索

福建长乐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整治

广角

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古语今悟 ●“识虑思”小议

楹联中的家风文章千古事 忠孝一生心

家训品读张履祥教子:守耕读 尽职分

说文解字敬:自我警惕 严肃谨慎

历史回放

会议中的纪律故事1948年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

战役中的纪律故事

千里跃进大别山:服从命令 服从大局

南昌起义:保密就是保胜利

清风文萃

我的家风故事姥爷教会我们真诚做人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谷文国
首页
1

  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尚书·伊训》

  【原典】 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释义】 在高位的人能够做到明察是非,在低位的人能够做到竭诚以忠。与人交往而不求全责备,检点自身常觉修养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言,意在告诫广大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阐释】

  伊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贤相,辅佐商朝五代君王,功勋卓著。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去世后,伊尹扶立其孙子太甲即位。太甲即位后却暴虐乱德,不遵守成汤立下的祖训,伊尹常常对其规劝教导,“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便是当时史官记录伊尹对太甲的劝导。可是伊尹所说的一切都无补于事,于是他便在商汤墓旁建立一座桐宫,请太甲在其中自我反省,希望他能迷途知返。三年后,太甲遵从祖训、克己修身,伊尹便将其迎回宫中重新执政,没过多久,就做到了万邦归附、百姓安宁。

  作为从先秦时代就传承下来的古人遗训,严己宽人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修身理念和方法。被后世尊奉的圣人周公,就告诫其子伯禽在执政之位上要努力做到“慎无以国骄人”,千万不要因为你是君王而骄傲自大,其本意就在于使人时刻存有“夕惕若厉”的心态而不致悠悠放任。韩愈在《原毁》中更深透地讲明了宽人律己对人对己的益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他必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他人宽容而简约。对自己严格全面,就不会懈怠;对别人宽容简约,别人都乐意做好事善事。查道是北宋太宗、真宗之际的大臣,为官清廉,待人宽厚,律己严苛。他任馆陶尉时,一个重要任务是收税。当时州里管得很严,到时赋税收不齐,县府的官员都要被戴枷以示惩戒。不过被戴枷的官员们出了门便纷纷自行把枷去掉,只有查道一人戴着枷下去继续催缴。他下去从不接受吃请,而且首先严查富人欠税,遇到贫苦百姓有拖欠赋税的,查道都是代为交齐,不予追究,百姓见此,纷纷交齐了赋税。

  袁了凡是明代著名的学者,他从自己修身的经验出发,指出世人之所以多见他人的不是,而不察自身之不足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那些常常自以为是而感觉良好的人,如果看不到自身的欠缺,就会习惯于自以为是;既然觉得没有过错可改,就更谈不上日后的进步了。蘧伯玉是春秋之际卫国的贤人,史书上记载他“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这体现了古人在自身修养方面所付出的长久努力。

  我国古代先贤警策身心的名言汇集《格言联璧》中有这样一句话:“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古人也常说“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这些都是在强调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可见,一个人只有勤于反观自身,点检自己之不足,才能有过必改,日臻至善。检身若不及,就应该做到吕坤在《呻吟语》中所说的,“喜来时一点检,怒来时一点检,怠惰时一点检,放肆时一点检”。时时处处,要经常反思自己有没有不恰当的言辞行为,不放松警惕。如果有,就立即改之,不可自我放任。孔子不就曾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吗!

  古人的这些思想在当今同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党员干部应当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今天,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好干部要求,以“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