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向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威胁最大的腐败坚决亮剑!
反腐利剑,鸣响铮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兴党兴国的战略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思感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五年砥砺、风雷激荡,有腐必反、有贪必肃,零容忍铸就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纯洁党的肌体、净化政治生态,为实现历史性变革筑牢政治基础、凝聚起磅礴力量。
新战略托起新高度——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真反腐败是党心民心所向、兴党兴国之举
“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任何人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掷地有声,宣示了党中央坚决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
言出必践,一诺千金。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反腐败斗争以雷霆万钧、不可阻遏之势深入推进,波澜壮阔的“打虎”“拍蝇”“猎狐”实践一刻未停,反腐败力度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强度超出二十四史记载的范围。
反腐败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历朝历代见好就收、中道崩殂的成例数不胜数。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十八届党中央不怕得罪人、不做太平官?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 2015年1月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当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的话语,阐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初心。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廉洁换得的民心。”1949年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灰溜溜地离开大陆时的最后陈词,道破了民心之难得。国民党在大陆执政22年便轰然坍塌,其根源之一就在于腐败透顶而尽失民心。
坚决反对腐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的正是“人心向背”这个最大的政治。2015年1月3日,新华社播发的述评,记载了习近平总书记谈及反腐时的肺腑之言:“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正是认准了党心民心所向,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党中央把反腐败斗争真正摆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毅然决然,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责任担当,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鲜明态度,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带领全党同志与腐败分子展开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
人间正道是沧桑,最是风轻云淡时。2014年12月13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拉着前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手,74岁的老党员崔荣海激动地说:“总书记,您是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朴实的话语,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传递的是人民群众对党中央坚决惩治腐败的赞成和拥护。
与此相应,在国家统计局二十多年口径不变的抽样调查中,十八大后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度逐年走高,从2012年的75%,到2013年的81%、2014年的88.4%、2015年的91.5%,再到2016年高达92.9%。一路上扬的曲线背后,是腐败的节节败退,是民心的蓬勃高涨。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也是一部反腐倡廉的斗争史。而历史的跃升,要有延续,更需有创新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之后,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伟大梦想的目标。同时,更加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一系列矛盾、问题和挑战摆在十八届党中央面前,其中尤其不容忽视的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问题如毒瘤般严重损害党的肌体、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可谓复兴路上的“拦路虎”。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历史使命出发,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到治国理政、兴党兴国的新高度。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更为有机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步入一个新境界。
既有高远明晰的战略目标,又有深谋远虑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从战略高度为新时期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指明方向、标出路径。围绕这一目标,五年来,在每年中央纪委全会上,总书记都对反腐败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把惩治腐败的天罗地网撒向全球”,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领作用”……一系列部署要求直击肯綮、逻辑严密、系统全面,彰显德规相依、标本兼治的战略总揽和科学统筹。正是以战略部署为指引,全党不懈努力,铸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使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
这个压倒性态势,既是政治上对腐败的压倒,也是民心上对腐败的压倒。战略决定方向,方向引领发展。实践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坚定决心和战略举措,是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取得历史性进展和成效的根本保证。
新思路引领新实践——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标本兼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反腐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既是遭遇战,也是持久战、攻坚战。打赢这场不能输的正义之战,策略和战术至关重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系统、辩证思维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反腐理念更加清晰,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方式方法更加科学。
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十八大后,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党中央以“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政治智慧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辩证思维,确立了标本兼治、当前以治标为主的策略。五年来,从严肃查处山西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窝案、中石油腐败窝案,到对湖南衡阳、四川南充、辽宁贿选案一查到底,从强调严肃查处“三类重点人”、“三类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到明确要求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的领导干部,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使形势不断向着有利于治本的方向转变,为治本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强化责任,全党动手。“牵牛要牵牛鼻子”,这是唯物辩证法中比喻“抓关键”的重要方法论。厘清权力、责任、担当之间的关系,把权力与责任、义务与担当对应统一起来,是十八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鲜明特色,是党的建设理念的一大创新。
五年来,从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之后改组式调整省委领导班子,到因所辖单位发生系统性腐败问题,问责民政部原党组书记、原驻部纪检组长等4名党组成员,党中央在以上率下、带头履责的同时,通过出台问责条例、强化责任追究等举措,传导压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各级党组织的力量发挥出来,形成全党动手一起抓反腐败的局面。这当中,牵“牛鼻子”是关键一招。
挺纪在前,标本兼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标本兼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大量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表明,“破法”无不始于“破纪”,抓“破法”莫如先盯“违纪”。由是,加强纪律建设、把纪律挺在前面,切断“破纪”与“破法”之间的路径,无异于疏“源”截“流”,从根本上治理腐败。
几年来,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关转变观念,坚持挺纪在前,把握“树木”和“森林”的关系,综合运用谈话函询、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多种手段,拔“烂树”、治“病树”、护“森林”、净生态,积极践行“四种形态”,通过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纪律高压线真正通上“电”,发挥遏阻作用。仅2017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共处理49.2万人次,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比56.6%、33%。
不惟如此,着眼“根子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丧失、党的领导弱化”这一深刻体会,党中央坚持高标准在前,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引导党员干部向善向上;基于“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这个深刻认识,党中央加强修规立规工作,将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更是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标本兼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上再次迈出重要步伐——亮出解决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找到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强化党内监督。反腐败斗争伴随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纵深推进,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不断增强。
新思路引领新实践,新实践造就新态势。有国外媒体评价,中国的反腐,是“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极大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转而向中国取经学习,追寻中国共产党反腐的成功之道。事实上,五年实践已然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我们党既有坚定的立场决心、顽强的意志品质,还有深刻把握规律基础上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的指引。
新成效助力新长征——纯洁党的肌体、强化党的领导,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重要保障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对反腐败斗争作出重要判断。
从“腐败和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再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五年砥砺奋进,过程荡气回肠,成果振奋人心。截至目前,十八大以来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50多人,是十七大5年间的3.7倍;近4年来全国处分的农村和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人数是十八大前10年处分的全国总人数的约1.3倍;2016年有5.7万名党员主动向组织交代了自己的问题,是前年的10倍多。一组组数字生动映照来之不易的压倒性态势。
波澜壮阔的历程,辉映着奔流不息的时代。“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从政治高度俯瞰,压倒性态势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数字的增减那么简单。
为深化改革助力。五年来,王天普、蔡希有、张建津等一批腐败分子落马,既坚决清除了影响国企发展的腐败毒瘤、形成了强大震慑,又打破畸形“共腐关系圈”和利益固化藩篱,一定程度上为深化国企改革清除了障碍。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2016年全年国企总营业收入近46万亿,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2.3万多亿,同比增长1.7%。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获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这里面,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国企反腐所释放的发展“红利”。
“现有体系中形成了许多既得利益,腐败与既得利益集团紧密相联。要打破这些既得利益,推进改革,反腐是行动手段之一。”著有《双重悖论》的美国学者魏德安的观点,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反腐对改革的助推效应。
为全面小康添彩。五年来,“打虎”“拍蝇”“猎狐”力度不减,反腐利剑始终高悬,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今年1-6月,全国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6605个,处理45901人,其中扶贫领域腐败问题9821个,处理12431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民生领域持续不断的反腐惩贪,不仅给千百万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有力推动党为民务实好政策落实,为全面建成小康之路提供了有力的作风纪律保障。
逐梦前行,离不开把舵领航;攻坚克难,更需引领力量。清除腐败分子、维护党的肌体健康,政治生态的净化,党内政治生活的气象更新,给我们这个已经走过96年发展历程的党注入了无限生机活力。2013年至2015年,党纪政纪处分人数分别为18.2万人、23.2万人、33.6万人,2016年处分41.5万人,其中党纪处分34.7万人。十八大以来,党员处分率从千分之1.8上升到千分之4.3;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国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分别为9600多人、1.2万人、1.4万人、1.1万人。一个个腐败分子被清除出去,一棵棵“烂树”被拔掉,抛掉有损形象的“负资产”,我们党将更加轻装而前行。特别是严肃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消除党内重大政治隐患,有力保证了党的政治安全,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走好新的长征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年反腐征程,我们党把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和成效写入史册,留下厚重闪光的篇章。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新的征途就要展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坚定不移向前推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中,把我们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链接:
专题一 铁拳惩腐玉宇清
铁拳惩腐玉宇清
● 系列综述 ●
压倒性态势是这样“炼”成的 / 师长青 张国栋 余哲西
真反腐败才能兴党兴国 / 余哲西
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 余哲西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 黄武
从源头上阻断腐败滋生的通道 / 张国栋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 张国栋
● 经典词句 ●
● 典型案例警示录 ●
● 忏悔录 ●
● 亲历反腐 ●
不仅拔“烂树”,还要护“森林”
高压态势让腐败无处遁形
● 经验做法 ●
广东重拳“打虎” 形成有力震慑 / 罗有远
贵州强力“拍蝇” 提升群众获得感 / 黔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