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世情国情党情。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6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对世情国情党情作出包括“三个没有变”“三个前所未有”“四个重大”在内的一系列精辟论述,为全党顺大势、辨方位,抓机遇、开新局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
世情: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2014年11月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次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第27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等重要判断。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维度指出,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但也必须看到,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国际国内会议上强调,“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5年来,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元素越来越丰富。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他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新思路……洞察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历史性地提出“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与此同时,他也多次强调,“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把维护我国利益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清醒认识国际形势和现阶段我国的国际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要重视各种风险和挑战,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他明确提出,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供了科学遵循。
国情: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激荡人心的话语让亿万华夏儿女心潮澎湃、豪情满怀。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也无比清醒冷静。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全面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他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深刻阐述,“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集聚”“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在这样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基本国情作为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才能科学地制定方针、描绘蓝图。
党情: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存在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四种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要正视前进路上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勇敢承担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他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四个“重大”充分彰显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沉的使命忧患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为一个有8900多万名党员、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必须不断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使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他鲜明坚定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的历史、时代和世界意义,再度昭示全党,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阐述、提出新要求,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宏伟蓝图已经展开,波澜壮阔、催人奋进,使命在肩、时不我待。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我们应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困难和挑战,“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就一定能劈浪前行、扬帆远航,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何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