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13期

社论

忠诚履职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 本刊评论员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问责利器敢于较真碰硬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 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

王岐山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强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王岐山在贵州检查工作时强调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以新面貌新气象迎接十九大

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

牵牢“牛鼻子”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五年磨砺,利剑威力更加彰显

巡察,打通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

●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深入正风反腐是党心民心所向

● 思想方法论 ● 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

● 我看这五年 ● 政商“亲”“清”,“老字号”无忧

专题 让问责铁规生威

让问责铁规生威

把制度的力量充分释放

如何理解党内问责对各领域的“全覆盖”

如何理解党内问责的执纪“刻度”

如何理解党内问责不能只是纪委“单打独斗”

把党内问责工作引向纵深

福建:扭住“关键少数”严肃问责

江西:层层传导问责压力

长沙:把问责的板子打准打实

襄阳:紧盯问题背后的政治责任

警钟长鸣:政治责任无处不在等

特别关注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进行时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进行时 

迈开步子、趟出路子

根本在加强党对反腐败的统一领导

做好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迈出发挥监察作用的重要一步

燕阁观察

跨越96年的秘密

读懂巡视反馈的五个特点

清风时评

干净与干事绝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不适应“禁赌限牌”,别拿习俗说事

不做放弃党性原则的“老好人”

单靠微信群推动工作实不可取

锐评

一组

“四风”监督哨

随心所欲花公款 深挖细查不放过

风范

生命,为党的巡视事业燃烧

警示

广电“领头羊”的沉沦之路

王建又忏悔书

追逃故事

东躲西藏20年,一条短信触“天网”

文化传承

● 习近平用典摘读 ● 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 古语今悟 ●“学思践悟”再议

说文解字“党”:团结就是力量

楹联中的家风家秉三尺法 官省五条刑

历史回放

战役中的纪律故事严守群众纪律赢得人民支持

会议中的纪律故事 ●“全党服从中央”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朱旭东
首页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明确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要求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压实压紧管党治党责任,严肃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厚植党的执政之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决定党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2012年11月15日在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上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到2013年6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再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告诫全党“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短短1200余字,就有10次提到“人民”、5次提到“群众”。他反复强调,我们党要在中国执政并且长期执政,必须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一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29日,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第二年3月,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阐明了“中国梦”的实质,“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4年2月,他在索契接受俄罗斯记者专访时再次强调,“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崇高的政治理想、坚定的为民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溢于言表。他经常要求,全党同志无论职务高低,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团结带领全体人民,把为人民造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过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他指出,我们的工作和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实践中,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与此同时,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民主集中制,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人民群众最痛恨消极腐败现象,必须坚决正风反腐。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如果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他要求全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对于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头脑清醒。他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因为如此,他多次在中央纪委全会上严肃指出,腐败问题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严惩腐败分子是党心民心所向,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大扶贫领域违法违规问题惩戒力度,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好基层。基层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他提出,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危害不可小视。2016年1月12日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他深刻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鉴于此,总书记明确要求,在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同时,着力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正风反腐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

  压实压紧基层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必须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都高高飘扬起来。关于管党治党责任的内涵,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他用反问的方式进行了阐述,“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都成为了从严治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三个“是不是”,既指明问题,又提出要求,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包括基层党组织认真履职尽责指明了方向。落实基层管党治党责任,“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落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项举措,要抓实基层支部,坚持问题导向,保证党的组织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保证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基层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认真惩治、严肃查处。他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列举种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比如搞雁过拔毛、优亲厚友、吃拿卡要;高高在上,漠视群众疾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执法不公,甚至成为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的代言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等等,还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指出基层干部容易产生一种活思想,认为自己掌点小权,干不了大事,平时行个职务之便,吃点收点或捞点,既上不了纲,又触不了法,最多算生活小节;有的自认为贪占小便宜手段高明,无影无踪,或者是自己人、哥儿们,保险可靠,不会出问题,即使出问题也会有人代为“顶缸”;有的看到身边的人常搞点“小腐败”,生活滋润,逍遥自在,便心里失衡、按捺不住,于是揣摩效仿,甚至暗中较劲、试比高低等,问题看得准,分析点得透。他要求,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案件,让人民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对扶贫领域违法违规问题,坚决从严惩处。扶贫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对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惩治是他一贯的鲜明态度。早在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就严肃地讲,“我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尖锐指出扶贫款项移作他用,就像救灾款项移作他用一样,都是犯罪行为。2014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巡视工作汇报时他再次鲜明指出,有的地方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都敢贪敢挪,而且拿这些钱来行贿买官,群众的“保命钱”成了干部的“买官钱”,发达地区通过工程项目搞权钱交易,贫困地区贪扶贫救济的钱,恶行令人发指!他多次明确要求,对扶贫领域违法违规乱象,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反对、坚决杜绝,对敢在群众“救命钱”上动心眼、下黑手的绝不放过。

  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从严管党治党必须依靠人民。全面从严治党是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进行的科学顶层设计,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多了,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够找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2014年10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依靠人民从严治党,强调“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要注意畅通“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两个渠道,让人民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他要求,各级干部要多沉下身子、走近群众,就从严治党问题多向群众请教,因为“群众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很多人的面会讲出来的,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

  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全面深刻、影响深远、鼓舞人心的变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的强大正能量。他满怀信心指出,这“充分表明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抉择是完全正确的,是深得党心民心的”。社情民意是观察政治问题的晴雨表。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用几组数据说明了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着较高的满意度,他明确指出,这再次印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顺党心、合民意,有着广泛和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群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都要交给群众评判。他特别指出,“解决干部身上的作风问题,群众也有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多提建议、认真监督。”2016年他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强化党内监督是为了保证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国家监察是为了保证国家机器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强化群众监督是为了保证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内监督同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同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协调起来,形成监督合力。他反复告诫全党,要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自觉让人民监督权力,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

  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自觉主动接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正确对待、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他进一步强调,我们党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就天经地义。“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他要求,领导干部一方面要严格自律,“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本色”,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另一方面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不能自觉接受监督,就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答了执政党代表谁、为了谁、依靠谁等重大课题,贯穿了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追求,为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只要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忠诚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我们党就一定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