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心里话,绝不搞弄虚作假、口是心非那一套;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不成为不正当社会关系的编织者,绝不搞看人下菜、翻云覆雨那一套;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绝不搞逃避责任、明哲保身那一套;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2014年6月30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出处】(南宋)朱熹《中庸章句》
【原典】 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
【释义】 不为一点私心蒙蔽自己,不为一点私欲牵累自己。对已经知道的道理要反复体察,对能够做到的事情要忠实践履,这些都是人们应该用心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言,意在告诫广大领导干部杜绝私念,克己奉公。
【阐释】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一生治学严谨,著述广博,后世尊称朱子。《中庸章句》是朱熹对《中庸》一书所做的注解,宋、元以后,该书逐渐成为古代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朱熹认为《中庸》一书是孔门独传心法,不仅是儒家奉信的最高道德准则,也是用来治理国家、化育天下的大根大本,其中蕴含的公私观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素来就以“崇公去私”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孔子的学生子游做武城宰时,孔子让子游推荐人才,子游将武城人澹台灭明推荐与老师,理由是其“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就是说,澹台灭明从不走小道捷径,非为公事,从未到过子游屋中。后来澹台灭明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为人“公正无私”的品德备受尊崇,他到吴国讲学时,门徒达三百之众。
不仅儒家崇公抑私,其他诸子在这方面也与儒家有着极为一致的共识。墨家墨子提出“举公义,去私怨”。劝喻人们不能因为一己之私意、私欲而置公义于不顾。法家代表人物慎子提出“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道家同样提出过“唯公无私,见知不惑”的观点,他们所表达的都是明分公私、公大于私的意思。
古人云,私心胜者,可以灭公。郭开是战国时赵国的大臣,为人贪婪,善于逢迎。当时赵国大将李牧率兵抵御秦国攻击,数次击败秦军。秦国眼见强攻无望,便改用重金贿赂郭开,让其设法说服赵王换掉李牧。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作为相国的郭开为图一己私利,接受秦国万两黄金,谗言诬陷李牧造反。赵王盲目不察,撤回李牧并将其杀害。结果秦军大败赵军,赵国灭亡。郭开也被李牧部下杀死。
可见对于为政者而言,公私不能无界,只有崇公去私,国家才能得到有效治理。反之,以私害公,则会使国家动乱难安甚至亡国,这是古往今来历久不变的道理。汉代刘向所编《说苑》中有一句名言:“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意在告诫为官者,一定要严格分清、恪守公私之间的界限,公是公,私是私,不仅不能因私废公,更不能假公济私。朱熹在其《论语集注》中也曾说过:“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清末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被发配伊犁充军的途中,写了一首诗留给其家人,诗中有这样两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正是前人笃守公私之辨,先公后私、舍己为公等价值观念才在历史的长河中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核,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奋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更要牢记古人明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正确认识、处理好公私关系,做到一心为公,勤勉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