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9期

社论

紧盯重要节点 擦亮作风名片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驰而不息纠“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全票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关于巡视中央政法单位情况的专题报告》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做好金融工作维护金融安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

全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会议召开

学习体会 

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

专题 节点正风 一寸不让

节点正风 一寸不让

看住老问题 紧盯新动向

以制度“体检”促作风建设步步深化

国企反“四风”,“靶子”有哪些

“一桌餐”等隐秘聚会怎么破

协会学会“四风”面面观

从通报问题看,换了马甲的公款吃喝该怎么治

● “四风”监督哨 ●

巧借节日收红包 多年敛财不收手

五一期间用公车 “伸手一次”被免职

学有所悟

用好巡察利器,增强群众获得感

在全面整改中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特别关注  让全面从严治党在央企落地生根

让全面从严治党在央企落地生根

明确政治定位、压实政治责任

加大纠治力度、破立有机结合

开展专项整治、封堵监管漏洞

● 特写 ● 中国华能积极践行“四种形态”

燕阁观察

作风建设“名片”是这样擦亮的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筑在执纪一线的战斗堡垒

向组织请示报告要做老实人

锐评

一组

《工作规则》解读

立案审查的规矩与红线

清风时评

细微之处见觉悟

让批评这剂苦口良药带上真情温度

领导干部要把爱好“藏好” 高瞻

“交友不慎”不应成为堕落的借口

释疑答问

给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地方党委委员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是否仍需履行报批程序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数说纪检

地方简讯

关键词解

追逃故事 

出逃14天,美梦被击碎 / 窦克林 张荣卿 彭武运

文化传承

● 习近平用典摘读 ●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 古语今悟 ●“惧者生存”小议

● 楹联中的家风 ● 慎交友勤耕读 笃根本去浮华

● 说文解字 ● “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家训品读 ● 蔡世远示子弟:严义利 守志节

历史回放

● 红色家风 ● 谢觉哉家风:做人民的勤务员

清风文萃

● 我的家风故事一枚邮票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谷文国
首页
1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树立必胜信念、知难而进,注意发现和研究解决新问题,不能因有困难而不为、因有风险而躲避、因有阵痛而不前,坚定不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前推进。

  ——摘自2017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新闻稿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出处】《后汉书·虞诩传》

  【原典】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释义】 立志不求易成,行事不避艰难,这是为官者的职责。就比如砍柴,如果没有遇到盘根错节,怎么能分别利刃与钝刃的区别呢?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话,意在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志存高远,坚定不移,迎难而上,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阐释】

  东汉汉安帝永初年间,朝歌一带叛匪宁季等数千人连年聚众作乱,攻杀县吏,州郡无法平定。大将军邓骘便命虞诩作朝歌县官。当虞诩的故人旧友都为他深感忧虑之时,虞诩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虞诩的这番话充分表现了他迎难而上、为国分忧的担当意识。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一直是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必备品质和精神追求。据《国语·鲁语上》所载,鲁庄公之际,鲁国大饥,臧文仲便请求鲁庄公用鲁国名器去齐国换取粮食以赈饥乏。庄公问他谁去比较合适,臧文仲说,国家遇到饥馑,卿大夫应当出国求购粮食以救国难。我担任卿位,理当前去。臧文仲的随侍们疑惑道,国君没有命你前往,你却主动请缨,这不是自讨苦吃吗?臧文仲告诉他们,“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意思是说,贤能的人急于把不利留给自己而将方便让给别人,做官的人应当敢于担事而不回避危难,掌权的人应该体恤百姓的忧苦,这样国家才能安定。臧文仲历仕鲁国四朝,为后世景仰,正是因为他有志于为国纾难,而不求一己之利,所以在面对鲁国内外严峻情势之时敢于正视和担当,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俗谚说,有志事易,无志事难。知难不畏,绝壁可攀。只有立下大志,才能为之奋斗不已,越是遇到困难,越矢志不渝,知难而进,如此便能取得常人不能取得的成就。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一生潦倒,屡次科举不应,年至七十仍然难酬壮志。但他并未灰心丧气,知难而退,反而不断激励自己,潜心著述,终于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一部《聊斋志异》使其名垂千古。他曾撰一副对联用以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告诫人们,凡是能够成就一番大事的人,无不志存高远,坚韧不拔,临难不惧,勇于拼搏。

  清代文人彭端淑在《为学》一文中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可见天下事,全在人为。为之则易,不为则难。明朝正统年间,明英宗北征瓦剌惨遭失败,英宗被俘,京师震惊,人心惶惶,遂有大臣提议南迁,偏居一隅以求安身。当此危难存亡之际,兵部尚书于谦力排众议,积极主张抗战。于谦临危受命,全权负责督战守卫之事,以救国难。他临危不惧,迎难而上,亲自挂帅作战,鼓舞士卒志气,最终大败瓦剌,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使大明王朝转危为安。

  朱熹曾说,立志不坚,终难济事。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也说,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至于当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更需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要把个人的志向同祖国的前途命运、人民的向往联系在一起,面对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不仅要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也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唯此,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作者: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群书治要》政治伦理思想课题组成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