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8期

社论

深化政治巡视 增强“四个意识”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巡视利剑作用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河北雄安新区设立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

习近平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要文

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学习体会

与时俱进敢于担当,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

敢于碰硬激浊扬清,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

学有所悟

巡视全覆盖要实现形式、内容与效果相统一

高层机关要在增强“四个意识”上做表率

专题 以巡视整改深化标本兼治

以巡视整改深化标本兼治

天津强力整治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修复政治生态

江西坚决肃清苏荣腐败案毒害

全国政协机关党组推进经办企业彻底脱钩

公安便民利民改革提升群众获得感

整改促推财政“放管服”改革实起来深下去

狠抓整改强化依法审计

凝聚条块合力 破解税务系统党建难题

安监总局稳步推进协会学会脱钩工作

系列短评

之一: 以整改实际行动体现“四个意识”

之二: 准确把握政治和业务的关系

之三: 把问题根源搞清楚改到位

之四: 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抓好巡视整改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讲觉悟,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才能维护好政治生态

燕阁观察

从数据增减看反“四风”的坚持与深化

《工作规则》解读

怎样把初步核实做实做细

半月杂谈

不负重托 唯有实干

清风时评

党员干部格局大小取决于“为了谁”

换届之年要稳得住心性

去“层层陪同”顽疾须上下同严

留什么才是对子孙真关爱

锐评

一组

书记说纪

把党小组打造成强化日常监督的重要平台

“四风”监督哨

整改过后又超标 临近退休挨处分

释疑答问

对党员干部的交通违法行为,如何给予党纪处分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

古语今悟 ●“清空”小议

楹联中的家风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惜死

楹联趣闻:纪晓岚释对 

说文解字权:天地之间有杆秤

家训品读白居易家训:善其身 济天下

历史回放

红色家风吉鸿昌家风:爱国恤民 刚直清正

 
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惜死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家风故事
韦中月 李长波 孟宪敏
首页
1

  在河南省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村西,有一片古建筑庭院,坐北面南,几进院落,古朴典雅,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故居。在故居东部“忠魂祠”的门框上有一副楹联:“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横批“天下太平”。这副楹联也是岳飞的名言。简洁、浅显的语言,包含着治国平天下的深刻道理,是岳飞精忠报国思想的具体体现。900多年来岳飞及其后人更是将“不爱钱、不惜死,尽忠报国”作为家风家训的精神内核,勤勉践行,代代相传,形成了受人称道的良好家风。

  岳母刺字传佳话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岳飞出生于汤阴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寄予了殷切期望。

  据《行实编年》记载,少年岳飞,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他曾拜师,学习骑射、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岳飞生有神力,未成年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为“时人奇之”。宣和四年,军中招募“敢战士”以御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他被任命为分队长。21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贼寇陶俊、贾进在相州作乱,岳飞请命前去除害。他表现突出,带领百骑骑兵,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

  岳飞勇猛刚正的性情和其母姚氏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据《金佗稡编》记载,他曾在一段奏章里说到,父亲早年病故,抚养教育全靠母亲,岳母的励志教育影响了他的一生。靖康元年,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再度投军抗金,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母亲深明大义,不仅没有阻拦儿子,还在儿子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激励儿子竭尽全力报效国家,勿忧家事。

  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此后的十余年间,他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后因宋高宗、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等人的诬陷,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一起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忠武”。

  千百年过去了,“岳母刺字”的故事代代流传,人们说,正因为有岳母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才成就了岳飞这位文武皆能、忠孝两全的历史英雄。

  家中一钱不私藏

  在岳飞故里安阳汤阴岳飞纪念馆内的大殿前有这样一副楹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第一功名不爱钱”,横批“乃武乃文”。这是由清朝同治年间的榜眼何金寿题写的。从字面上来看,这幅楹联上下联并不对仗,但实际上却用得十分巧妙,借前人的诗句道出了岳飞精神的真谛。

  岳飞的“不爱钱”表现多个方面,其中尤以“不藏私钱”“自筹军资”“生活简朴”和“不置家产”最为令人赞叹。《金佗稡编》提到,由于岳家军在抗金战场上屡建奇功,所以经常得到朝廷的赏赐,有时多达数十万贯。但岳飞坚持有赏必匀的原则,“一钱不私藏”,如数分给将士们,以至于当时人们称岳飞为“清贫大将军”。有一次,战事紧急,物资不足,他便命令将皇帝赏赐给自己的物品变卖,筹款造弓二千张。有部下说:造军器应破费官钱。岳飞淡淡地回答:这要上好几个折子才能求得,既然军队急需,还是自己支付吧!

  岳飞生活简朴,平日在家只穿麻布衣服,不着绸缎,对家人也如此要求。《金佗稡编》中有一段记述,有一回,岳飞偶尔看到妻子李娃穿着缯帛(丝绸统称)的衣裳,就很不高兴地责怪了她。从此之后,全家人不敢再穿用丝绸了。岳飞在饭食上也十分节俭。一次家里会餐,岳飞发现饭桌上添了一道红烧鸡,便马上查问,厨师回答说是部将送来的。岳飞传命下属,此后不许为他进送佳肴。

  岳飞的“不爱钱”更体现在他的“不置私产”上。据《金佗续编》记载,由于战功显著,高宗要对他进行奖励,欲在临安为他建造宅第,岳飞却拒绝了。他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他的话,使满朝君臣为之感动。另据记载,岳飞遇害后,全部家产被没收,清点起来,仅有朝廷配给的镶玉腰带数条,部分作战铠甲、兵器,还有少量丝织品、粮食、银钱若干以及书数千卷而已。而同时代为官的枢密使张俊被罢相回家后,仍“占田六七十万亩”。岳飞与张俊地位相当,但家产多寡悬殊之大,实在令人感叹。

  父子上阵“不惜死”

  岳飞率领岳家军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尽管随时冒着牺牲生命的危险,但他却从来都表现出“不怕死”的气魄,时刻抱着为国捐躯的决心,亲率部属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在收复建康战役中,岳飞先率部在城南牛头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战士混入敌营,使金军于梦中互相残杀,又伺机捕捉敌人哨兵,获知敌人北撤路线,火速赶往静安镇,横刀跃马冲入敌军,往来翻飞击毙敌军无数,乘胜进驻建康,由此头角崭露。

  在郾城大捷战役中,金兀术率部在郾城与岳家军对阵,金军出动重铠骑兵“铁浮屠”作正面进攻,另以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配合作战。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岳家军以不怕死的英雄气概以少胜多,大败金军。

  在战场上,岳飞不仅身先士卒,而且对儿子岳云也毫不照顾,力促其冲锋陷阵,杀敌报国。据汤阴岳飞纪念馆馆长关宝英讲述,岳云在奉岳飞之命驰援颍昌城时,为保城门不破、百姓免遭屠戮,22岁的岳云亲帅他仅有的500名背嵬军冲入号称10万的金军阵营,反复冲杀,在身受百余处创伤及与将士们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时,仍坚守阵地,而无一人撤退。岳家军也博得了对手金兀术心悦诚服的一句评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是有了岳家这种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赤胆忠心,岳飞才能够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挥毫写下传世佳作《满江红》。其千古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抒发了岳飞以身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优良家风代代传

  岳母刺字“尽忠报国”,岳飞以一腔热血忠实履行,成为后世楷模,岳姓子孙以此为范。

  岳飞之子岳云大有乃父之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军。岳云从小与父母分离,颠沛流离中目睹了金兵的恶行和宋人的困苦,在祖母教育下,立下保家卫国的大志。他12岁从军,被父亲岳飞编入其部将张宪的队伍中,当了一名小卒。16岁时,他就随岳家军在收复襄阳六郡战斗中立下头功。22岁那年,在颍昌大战中他亲率背嵬军投入血战,取得大捷,迅速成长为岳家军中卓有声望的一位将领。23岁时,他和父亲及张宪一起惨遭陷害而死。

  岳飞的三儿子岳霖之子岳珂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在岳飞冤案得到昭雪后,他积极收集岳飞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补充修改,完成《金佗稡编》二十八卷和《金佗续编》三十卷。在当时朝廷编修史书的人多是秦桧党羽的情况下,他顶住压力为岳飞著书立传,为后人留下了真实的历史资料。

  时至今日,岳飞的家训仍穿越历史时空,激励着他的后人尽忠报国。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岳喜翠少将是岳飞第二十八世后人,她展翅蓝天38年,安全飞行突破6100多小时,航程300多万公里,100多次出色完成重大飞行任务,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等多项殊荣,1995年2月,她以全票荣登“全国十大女杰”榜首。

  更多岳氏后人中的普通人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岳飞的第三十一世后裔岳修奎是汤阴县伏道镇北里于村的村民,勤劳本分,乐于助人。他本人家庭并不富裕,但却常年不计名利,不图报酬,积极充当义务调解员,帮助乡邻排忧解难,解决矛盾纠纷。近几十年间,他义务帮助过的群众不下上百家,在乡邻中留下了极好的口碑。岳飞第二十九世后裔岳邦信是汤阴县信用联社保卫科职工,岗位虽然普通却尽心尽职,曾因不顾威胁勇敢阻止盗贼,受到单位表彰。中华岳飞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岳占洲致富不忘乡邻,大力支持公益慈善事业,近年来在其许昌老家和岳飞故乡累计捐款600余万元,深受社会各界和当地群众的称赞。□

 

  全国文博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岳飞庙

  岳飞庙(岳飞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内岳庙街,原称“宋岳忠武王庙”,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庙内二殿东面墙壁上陈列有岳飞手书“还我河山”“尽忠报国”,以及岳飞致潭州通判的三封书札的石碣,这三方石碣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公认的岳飞手迹。

  在岳飞庙正殿前方的神道上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御碑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南巡返京途中,路过汤阴,前来瞻拜岳飞庙时,写下七言律诗《经岳武穆祠》:

  翠柏红垣见保祠,羔豚命祭复过之。

  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道济长城谁自坏,临安一木幸犹支。

  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乾隆皇帝在这首诗中赞扬了岳飞文不贪财,武不惜死的高尚品德和威震一时的抗金战功,同时谴责了南宋君臣杀害岳飞无异于自毁长城。诗中“两言臣则”指岳飞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