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8期

社论

深化政治巡视 增强“四个意识”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巡视利剑作用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河北雄安新区设立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

习近平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要文

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学习体会

与时俱进敢于担当,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

敢于碰硬激浊扬清,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

学有所悟

巡视全覆盖要实现形式、内容与效果相统一

高层机关要在增强“四个意识”上做表率

专题 以巡视整改深化标本兼治

以巡视整改深化标本兼治

天津强力整治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修复政治生态

江西坚决肃清苏荣腐败案毒害

全国政协机关党组推进经办企业彻底脱钩

公安便民利民改革提升群众获得感

整改促推财政“放管服”改革实起来深下去

狠抓整改强化依法审计

凝聚条块合力 破解税务系统党建难题

安监总局稳步推进协会学会脱钩工作

系列短评

之一: 以整改实际行动体现“四个意识”

之二: 准确把握政治和业务的关系

之三: 把问题根源搞清楚改到位

之四: 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抓好巡视整改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讲觉悟,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才能维护好政治生态

燕阁观察

从数据增减看反“四风”的坚持与深化

《工作规则》解读

怎样把初步核实做实做细

半月杂谈

不负重托 唯有实干

清风时评

党员干部格局大小取决于“为了谁”

换届之年要稳得住心性

去“层层陪同”顽疾须上下同严

留什么才是对子孙真关爱

锐评

一组

书记说纪

把党小组打造成强化日常监督的重要平台

“四风”监督哨

整改过后又超标 临近退休挨处分

释疑答问

对党员干部的交通违法行为,如何给予党纪处分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

古语今悟 ●“清空”小议

楹联中的家风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惜死

楹联趣闻:纪晓岚释对 

说文解字权:天地之间有杆秤

家训品读白居易家训:善其身 济天下

历史回放

红色家风吉鸿昌家风:爱国恤民 刚直清正

 
狠抓整改强化依法审计
本刊记者 何艳
首页
1

  面对巡视反馈的问题,审计署党组坚持由表及里、举一反三,既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巡视是发现问题,整改是解决问题。去年10月,中央第二巡视组向审计署党组反馈情况并指出问题后,审计署党组坚持“真认账、不推诿”,“真反思、不敷衍”,“真整改、‘不贰过’”,确保巡视整改取得实质性成效。

  突出重点立行立改,扎紧依法审计的制度笼子

  去年12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通过审计监督强治理、反腐败、控风险、防流失的重要举措。此时,距离中央巡视组提出反馈意见,尚不足两个月,是审计署党组紧锣密鼓落实巡视整改的具体行动之一。

  全面强化依法审计是审计机关履职尽责的应有之义,依法审计的前提是健全和完善审计制度体系。审计署党组以巡视整改为契机,由表及里、举一反三,既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巡视整改方案确定的50条整改措施中,有19条提出制定、修订相关制度的要求,涉及制度27项。

  一方面,突出重点,抓紧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中央巡视组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015年10月30日,中办、国办印发《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要求2015年在5个城市同步启动试点,但审计署仅在湖南娄底开展了此项工作。审计署党组即知即改,抓紧制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方案》,统一组织开展32个地区、40个项目的审计试点,全部覆盖了中央试点方案中明确的5个城市。

  另一方面,全面修订完善内部规章。借力巡视整改,审计署党组成立8个专题研究组,对内部制度进行了逐项研究,从全面从严治党、审计权力运行、审计现场管理等8个方面进行修订完善;修订《封存通知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处罚决定书》等主要审计文书参考格式;完善了《审计业务内部管理规定》,严格界定提请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范围和审批程序,规范提请银行协助查询银行账户管理规定等,防止越权办事等违规行为发生,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规范化水平。

  此外,针对巡视反馈指出的“纪检机构监督责任缺位”问题,审计署党组积极整改,单设机关纪委,核定人员编制15名,健全完善署机关党委、机关纪委、人事教育司与中央纪委驻署纪检组议事协商机制;各特派办专设机关纪委(纪检监察处),配备人员2至3名,为审计署机关和特派办进一步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审计署党组建立巡视整改台账,定期检查督促。巡视整改以来,驻署纪检组对62人次的司局级干部人选提出了廉洁意见,驻署纪检组组长采取集中谈话形式与169人次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

  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把该自己花的钱花好

  针对巡视反馈指出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不够有力”的问题,审计署党组从严从细从实查找问题、堵塞漏洞。

  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意见重新梳理,将内部规定统一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来。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办吴斌告诉记者,“明显感觉到,巡视整改以后,要求更高更严,特别是强调与被审计单位完全彻底地切割开。”比如,要求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吃工作餐,必须据实支付餐费;审计组租用宾馆,从询价、谈价到签订合同、支付费用等各个环节,均不得与被审计单位发生任何经济联系,相关食宿费用全部由审计组承担。“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把该自己花的钱花好”,在审计署驻济南特派办赵勇看来,这样才能做到依法、独立审计。

  人们一度普遍认为审计机关不管钱和项目,腐败风险小,但随着审计监督威力显现,“围猎者”就找上门来了。比如,审计署财政司陈磊带队审计某家银行时,发现一个跨境地下钱庄的问题,调查对象主动要求到驻地说明情况,偷偷在卫生间的浴袍里留下一件“特殊的礼物”。当然,这个故事中的调查对象不仅没能得逞,而且受到了应有的惩处。但这折射出,审计人员并非生活在“真空”,审计机关并非一方“净土”。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署干部中有2人被追究刑事责任,9人受到党纪处分,有30多人因违反工作纪律等受到政纪处分。审计署党组深刻吸取教训,在巡视整改清单中明确“进一步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要求把审计现场作为防控重点,加强审计项目廉政跟踪检查,严格实行审计全过程留痕管理,探索建立覆盖所有审计机关的问题线索监控系统,确保任何一个环节都难以把问题抹掉,实现事事靠程序、留痕迹、可检查,最大限度防范廉政风险。

  审计不是单纯核数字,数字反映的是政治

  近年来,审计监督在促发展、促改革、促法治、促反腐、促安全、促绩效等方面作用日益明显。据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到位率已基本达到98%以上。正如一位审计干部所言,“审计工作不是单纯的核数字、查行为、审结果,数字反映的是方针,体现的是政策,承载的是责任,影响的是决策。”

  2016年,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单位13万多个,促进增收节支和避免损失5200多亿元;审计领导干部3.8万多名,查出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5100多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事项5600多件,涉及人员9000多人;向被审计单位或有关单位提出审计建议27.7万多条,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制定整改措施2.1万余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600多项……

  不过,透过巡视“探照灯”“显微镜”,审计署依然存在“‘四个意识’不够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够到位”等问题。中央巡视组指出,审计署应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明确审计监督的职能和定位,严格依法审计。审计署党组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把推动和促进中央重大政策措施、决策部署的落实,作为审计机关的头等大事,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审计监督成果”,审计署党组明确,今年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紧紧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大力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一手抓重大违纪违法、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的查处,一手抓促进深化改革、推进法治、提高绩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