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思践悟》专栏刊发了“深化政治巡视 实现全面覆盖”系列文章,本刊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围绕文中有关论述组织了体会文章,供大家参考——
巡视全覆盖要实现形式、内容与效果相统一
近期,《学思践悟》专栏文章指出,“全覆盖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要提升巡视全覆盖的综合效应”,这些论述,是对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为进一步深化政治巡视、推动全覆盖,发挥巡视尖兵利剑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引。
形式上的全覆盖,保证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例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利器,巡视只有覆盖到管辖的所有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全面发现问题,才能真正发挥监督的震慑作用。过去,巡视工作覆盖不到位,存在不少监督盲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内监督条例,在党内法规层面第一次提出党委一届任期内实现巡视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从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充实队伍等方式入手,通过实行“三个不固定”、开展专项巡视、实行板块轮动等方式,加快推进巡视全覆盖。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现,只有形式全覆盖,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无一遗漏、无一例外、全面巡视,才能体现管党治党无禁区;才能形成有力震慑,让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摒弃“侥幸”心理,放弃“过关”思想,防止破窗效应;才能既发现共性问题,掌握全面情况,又不放过个性问题,从中探寻规律,深化标本兼治,为系统性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内容上的全覆盖,就要与时俱进,着力深化政治巡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政治,都能从政治上找到根源。巡视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必须深化政治巡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坚持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将巡视工作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和新发展理念联系起来,这正是内容全覆盖的具体体现。讲全面不能没有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巡视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步步深入是其重要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聚焦“一个中心”,到紧扣“六项纪律”、深化“四个着力”,再到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明确政治巡视定位,巡视定位越来越精准,指向越来越明确。实践中,巡视突出政治定位,重点检查被巡视党组织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想着中央的政治、中央的大局,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对深化标本兼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并不意味着脱离业务、空谈政治。不同领域、行业和部门情形千差万别,很多政治问题就隐藏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如果不从具体业务入手,就可能无法发现存在的问题,政治巡视也就找不准靶子、落不下去,容易陷入“空对空”。同时,又不能陷入具体业务中,必须跳出业务,从政治上看问题,追根溯源,检查被巡视单位党组织是否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是否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本领域本行业本单位的指示精神,始终做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巡视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全覆盖是目标不是终点,关键是抓好巡视整改,推进标本兼治。对开展巡视监督的党组织而言,开展“回头看”,探索“机动式”巡视等方式,能够有效防止“一巡了之”、“一改就完”等情形,让震慑常在。对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而言,一方面要切实担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的要求,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上找到差距、抓好整改;另一方面,要层层传导压力,抓好本系统本领域整改工作,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巡视整改不是就事论事,必须看深一层、看远一点,在加强监管、堵塞漏洞、完善制度上下功夫,促进深化改革。巡视发现的问题,既有个别问题,也有普遍问题,其中涉及一些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弊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坚持深挖病灶、举一反三,以深化改革推动标本兼治。通过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