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7期

社论

推进基层正风反腐 厚植党的执政之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

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保持廉洁本色 勤勉尽责干事 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中办印发《意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学习体会

旗帜鲜明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 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领导干部要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率

专题 挺纪亮剑除蝇贪 全面从严夯基石

挺纪亮剑除蝇贪 全面从严夯基石

● 系列综述 ●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正风反腐工作稳步推进

切实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 地方实践 ●

湖南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安徽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贵州在盯紧事、压实责、用好人上精准发力

广东深化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排查

陕西严督实导促进履职尽责

山东临沂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亮剑

深圳深入治理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腐败问题

福州坚持正党风促民风

湖北恩施重拳整治“村霸”

学有所悟

巡视是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形式

与时俱进,不断跟上中央的要求

领导干部所有的业务都是政治

“回头看”本质上是围绕政治的再巡视

特别关注 紧盯目标任务 全力追逃追赃

紧盯目标任务 全力追逃追赃

全力以赴推动追逃追赃向纵深发展

这些难啃的“硬骨头”是怎样啃下来的

外逃存量大幅消减,增量有效遏制

“65号”蒋谦归案的幕后故事

外逃人员痛心疾首忆噩梦

燕阁观察

透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背后的面子文化

半月杂谈

稳中求进 愈向深行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讲政治重在看行动

精准扶贫要靠“主心骨”

一勤天下无难事

巡视来了耍花招,是犯大糊涂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讲政治、顾大局,才能真看齐

书记说纪

用问责推动民主生活会从严从实

破解“不担当”,还得靠制度

“四风”监督哨

虚构乔迁办酒宴 敛取钱财遭严处

顶风违纪近两年 虚开发票填“窟窿”

释疑答问

党代会换届期间给予地方各级委员会原委员党纪处分是否仍需履行报批程序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地方简讯

关键词解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绳墨之起,为不直也

古语今悟 ●“似水流年”小议

楹联中的家风教子读书无致临时搁笔 治家勤俭勿使开口告人

家训品读于成龙族规家训:奉礼孝 存仁廉

 
巡视是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形式
首页
1

  近期,《学思践悟》专栏刊发了“深化政治巡视 实现全面覆盖”系列文章,本刊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围绕文中有关论述组织了体会文章,供大家参考——

 

  近期,《学思践悟》文章指出,“巡视是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形式,是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这一论述为我们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认识和理解巡视工作,推动巡视利剑作用发挥,提供了有力指引。

  巡视制度在中国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有着鲜明的文化底色、中国特色。早在汉武帝时,就有“刺史出巡制”;唐朝时则有御史台“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到了明清时期,更有“八府巡按”的说法流传于世。借鉴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监督方式,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探索建立了党的巡视制度。党的二大通过的章程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得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开始创立特派、巡视的工作方式;1928年党中央制定巡视条例,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党的巡视工作制度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把历史上的巡视制度再次提出来。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可以根据需要派出巡视工作小组。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党的十七大把巡视制度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加以推进,既有一以贯之的历史传承,又有守正出新的时代创造,领导推动巡视工作不断与时俱进、持续深化创新,使巡视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尖兵”、党内监督的“利剑”,为从严管党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

  巡视既是党内监督的有效形式,又是民主监督的一种体现,干部群众的民主参与贯穿于巡视的全过程。巡视工作条例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坚持群众路线、发扬民主”。在实践中,以中央巡视组为例,在巡视进驻之前,各巡视组会多方面收集线索,尤其注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巡视进驻备足“弹药”。2014年巡视国家体育总局前,中央第十一巡视组特别注意搜集网络舆情信息。群众对体育比赛中假赛黑哨、操纵比赛等现象深恶痛绝,反映强烈,为巡视组进驻后迅速确定专项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巡视进行之初,还会公布各组负责人及巡视时间、联系方式和邮政信箱,通过“开门接信访”等方式,充分集纳广大干部群众提供的问题线索、意见建议。截至十八届中央第十一轮巡视,仅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就累计受理信访16万多件次,与干部群众谈话1.8万多人次。2013年5月,中央第八巡视组进驻江西,在街谈巷议中听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安众爱喝大酒,交际面很广”的议论后,来到陈安众曾经任职的萍乡、九江、景德镇等地,通过向当地干部群众了解情况,深挖细查,最终发现其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天津号称“武爷”的武长顺、云南号称“拆迁大佐”的沈培平、南京号称“季挖挖”的季建业、河南号称“一指没”的吴天君,从干部群众起的绰号中,就能窥见这些人的形象、做派和问题端倪。不仅是巡视前、巡视中,巡视结束之后,从问题反馈到被巡视党组织的整改情况,全程都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使巡视的党内监督利剑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巡视将党内监督尤其是上级党组织的监督带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身边,为干部群众反映问题、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有效途径,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

  “巡视是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形式”,这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中央巡视代表党中央进行监督,中央巡视每一轮都由中央决定和授权;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每一轮巡视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指导下,巡视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巡视定位历经三次深化、聚焦政治巡视,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了党内监督利剑作用,为新时期深入推进从严管党治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通过巡视反馈,把群众的批评、意见、建议、呼声,以问题的形式传递给被巡视单位;通过督促整改,促使被巡视单位按照群众的意愿、期盼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改善作风、深化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形式,巡视将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有机结合,使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其他监督形式有效衔接,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独特优势,彰显了强大的生命力。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人用“靠人民起来监督”响亮回答了黄炎培提出的“何以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问题。如今,在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巡视成为党心与民心同向而行,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的有效手段。我们当坚定对巡视这一中国特色民主监督形式的自信,继续深化和拓展巡视工作,让巡视利剑愈显锋芒。(余哲西)

 

与时俱进,不断跟上中央的要求 / 师长青 

领导干部所有的业务都是政治 / 黄武 

“回头看”本质上是围绕政治的再巡视 / 赵振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