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综述之六
“市里早就规定党政机关干部不能在工作日中午喝酒,我们这是明知故犯,以后一定吸取教训。”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贾瑞安和副大队长信永雷后悔不已。
今年3月6日中午,贾瑞安在单位附近餐馆招待战友,信永雷等人陪同,二人都喝了白酒,随后返回单位继续上班。下午有群众到该大队办理业务时,发现他们有醉酒表现,就进行了举报。经查属实后,区纪委不仅对二人严肃处理,而且对该局党组成员王文治提出批评教育,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
“这看似小事,反映的却是纪律这个大问题。”河东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吕凤龙认为,正风肃纪不仅仅是为了查处几个人,更重要的是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督促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
河东区的例子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临沂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盯住“小事”“小节”不放松,推动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工作实绩取信于民。
市、县区纪委对2013年以来侵害群众利益的信访举报和“四风”问题进行大排查、大起底。“我们参照省纪委做法,在全市选择信访量大、群众反映强烈的16个乡镇、街道进行重点督导。”临沂市纪委常委张红介绍,市纪委通过集中交办、约谈、发函、双向承诺等方式,督促相关县区、乡镇安排专人办理、限期办结。
群众反映强烈的,不仅包括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还有少数干部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临沂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张海龙说,这些问题既侵害群众利益、影响干群关系,又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对此,临沂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向不作为、慢作为亮剑。
针对基层干部纪律松弛、办事拖延、刁难群众等八个方面突出问题,平邑县自2016年2月开始,集中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在全县干部对照自查的基础上,采取专项巡查、明察暗访、实地调查等方式,查找纠正基层干部存在的作风问题。县纪委监察局先后查处问责51起15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9人。“就是要让群众感受到,身边的问题有人管,反映的问题有人查。”平邑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玉东表示。
经过集中整顿,干部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但如何防止“雨过地皮湿”,使好作风成为常态?2016年6月,平邑县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监督中心,从优化对企业服务方面破题,防止懒政、怠政行为出现。
孙守玉是山东省临沂科威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前不久,他为注册成立一家新公司来到第三方监督中心窗口提交有关材料。该中心登记编号后,将材料转交各相关审批职能部门办理,监督各部门限时办结。第三方监督中心主任王会石介绍,如发现不作为等行为,监督中心会及时向县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投诉,将相关问题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察局,以此倒逼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不到十天,孙守玉就拿到了注册公司的审批。“通过第三方监督中心,办事不用求人了,给我们企业省了不少麻烦,原来一些干部吃拿卡要的问题也看不到了。”孙守玉告诉记者。
在罗庄区纪委常务副书记李玉看来,“干部不作为,根源在于缺乏担当意识”。对此,该区建立了“廉洁体检”对话会制度,通过会上个人面对面谈、纪委委员面对面询问质询、业务领导面对面点评、纪检监察机关面对面精准释教、面对面表态等环节,督促镇街、部门党委(党组)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到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同时,将压力向基层干部传导,定期谈话、抓早抓小,督促他们转变工作作风。
通过持续正风肃纪和教育引导,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感受到了身上的压力和责任。兰陵县代村社区“两委”成员每天早6点、晚8点雷打不动地开碰头会,每晚安排1名成员在村民服务中心大厅值班,接受群众咨询和反映问题。在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看来,基层干部代表党的形象,只有弯下腰去办实事,群众才能一心一意跟党走。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代村村民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2万元,真正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干部作风的转变,换来的是群众“满意指数”的上升。“结亲连心”活动中,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解难题,群众感到“干部接地气了、自己心气顺了”。一些职能部门在为民服务方面主动作为,“营改增”全面推开后,罗庄区国税局建立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实行一窗通办,山东豪门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守奎直言“很贴心”。平邑县平邑街道大井二村村民刘寿华则告诉记者,如今国家扶贫款、小麦补贴都能按时拿到手了,“党的好政策真正落在了我们老百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