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要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反对“四风”要求的深化,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广大群众交口称赞。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四年多前,新一届党中央产生不久,就审议通过中央八项规定,被称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把“手术刀”,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久治不愈的顽固病灶果断出击。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代表新一届政府“约法三章”,包括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彰显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不懈正风肃纪的决心。四年多来,各级党政部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下的腐败”等受到明显遏制,从会风文风到“吃穿住行”,尚俭戒奢蔚然成风。这张实实在在改作风的成绩单,兑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当前,我国发展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不容忽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带头对自己抠门一点、紧缩一点,义不容辞。更重要的是,政府作为社会财富“蛋糕”的分配者,如何“执刀”分配,让哪部分人获益更多,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执政思路和利益导向。细读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提高至每人每年450元、中央财政安排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比上年增加200亿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不难看出,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补民生短板上。缩减行政开支,腾出更多的财力用于民生事业;政府勒紧腰带,让群众的荷包充盈;党员干部带头艰苦奋斗,引领全社会反对浪费,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赖。这是民心向背的政治账,是根本大账。全国两会会场上对“节用裕民”掌声雷动,代表的是13亿人民的心声。
“民心所向,政必由之。”群众盛赞中央八项规定,期盼一抓到底。严控“三公”经费,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自觉践诺,更需要纪检监察机关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应该看到,纠正“四风”成效显著,但顶风违纪的仍有人在,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依然潜滋暗长。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以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劲头,持之以恒纠“四风”,使“铁八条”始终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和长牙齿的“真老虎”,震慑常在。对触碰红线者坚决惩治,越往后执纪越严,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的单位和部门及其负责人严肃追责,坚决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
改进作风永远在路上。努力打造廉洁政府、节约型政府,必须驰而不息整肃“四风”,让政府过紧日子成为常态,让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红火。(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