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并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2017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节用裕民
出自《荀子·富国》的“节用裕民”一词进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为民情怀。一方面各级政府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把钱花在刀刃上,减少企业税费;另一方面则要增加民生投入,提升人民福祉。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五次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热点词之一。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以来,“一带一路”联结起了亚太、欧洲、非洲等多个经济圈,开创了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多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2017年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无效低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适应和引导需求。”
“绣花”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两提要有“绣花”功夫。从做好超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到对扶贫工作精准施策,不少代表委员表示,“绣花”讲求的是精细,这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只有克服心浮气躁、作风漂浮等问题,才能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今年两会期间,监察体制改革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据有关媒体调查,有58.9%的受访代表委员关注《国家监察法》的制定和出台,关注度最高;50.5%关注整合职能、集中反腐败资源力量;39.3%关注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与纪委合署办公;33.6%关注北京、山西和浙江三省市的试点情况。
数字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舆论认为,数字经济不仅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而且见证着中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变。
会风会纪
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制定了更加明确的20条改进会风的具体措施,政协大会秘书处特别强调了严肃政治纪律,新增了不在会场内接打电话或发微博微信等内容。“一心一意商量国家大事,商量人民群众关心和反映的事,一心一意把自己的职责履行好”成为代表委员的共同心声。
居住属性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住属性”,强调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蓝天保卫战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同时强调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代表委员认为,近年来“环保强音”越来越响亮,每年设定的环保目标越来越清晰,环保治理的拳头越来越硬实,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
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舆论认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不仅有助于经济的新发展,而且将以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