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6期

社论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确保两会精神贯彻落实

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

王岐山同志与代表委员同议政

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学习体会

增强文化自信 坚定理想信念

探索和完善派驻监督机制 持续强化日常监督

两会专题

领航中国迈向伟大复兴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总书记在两会上这样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 厚植执政之基

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增强人民群众信心

两会访谈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将党的温暖不折不扣送达群众心头

两会聚焦

代表委员谈全面从严治党

代表委员谈通过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代表委员谈以辽宁拉票贿选案为镜鉴

两会圆桌

纪检监察战线代表委员谈履职尽责

两会视点

代表委员谈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代表委员谈移风易俗

两会新词热词

数字看两会

点赞反腐成效 积极建言献策

燕阁观察

两会新风折射政治生态之变

从“国家账本”中的“一降一升”看民生情怀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三面镜子照出形式主义原形

脱贫攻坚岂容“掺水”

自律的人才自由

节用裕民是笔政治账

《工作规则》解读

谈话函询怎么开展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从政治高度认识和整治经济数据造假

两个责任

让制度蕴含的力量充分释放

“四风”监督哨

旧发票牵出公款游 存侥幸违纪被追责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古语今悟“事有六迷”小议

楹联中的家风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家训品读朱柏庐教子:期质朴 有义方

说文解字“国”“家”:国是大家,家如小国

历史回放

红色家风 ● 碧血青蒿两千古

 
代表委员谈以辽宁拉票贿选案为镜鉴——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本刊记者 黄武
首页
1

  今年全国两会上,由98名“新老”代表组成的辽宁代表团,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3月5日的辽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吸引了近200名记者的目光。会场上下,“贿选”“王珉”“政治生态”等关键词被频频提起,与会代表对记者的问题毫不回避、坦诚回应,彰显了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

  2016年,党中央依纪依法彻查辽宁贿选案,共处理955人,其中中管干部34人,共有523名省人大代表涉及此案,省人大常委会一度无法履行职责。涉案人数之多、性质之恶劣、情节之严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仅见。整个问题,已经超出个别人、个别部门的范畴,反映出辽宁政治生态整体上已遭受严重破坏。

  政治生态出问题,后果很严重。用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的话说,就是“选举连续出现问题,中央批复的人事安排方案没有实现”“在选人用人上搞人身依附、拉帮结派、团团伙伙、圈子文化,干事创业的人没有奔头、心灰意冷”。

  不仅如此,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在年初的辽宁省两会上,辽宁经济数据造假的伤疤被揭开。李希在此次全国两会媒体开放日上对此也毫不讳言,“‘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不作为、乱作为’现象频繁发生。”“辽宁经济发展遭遇巨大下行压力,固然与体制机制、经济结构、营商环境等因素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后的综合反映和具体折射。”

  不但在辽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批典型案例来看,无论是有的地方贿选案发生,还是一些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的出现,都与当地政治生态遭到破坏紧密相关,既是政治生态恶化的表现,也是其必然结果。

  党内政治生活决定政治生态,没有健康的政治生活,就没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没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谈不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讲,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内容、主要任务、重要举措,对于恢复和重构一些地方曾遭破坏的政治生态,无疑于一剂标本兼治的良方。

  如果把政治生态比作一条河流,政治生态遭到破坏,就犹如河流受到污染,净化政治生态就相当于河流治污,需要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行综合施治。如何从辽宁贿选案件中吸取教训,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抓手,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实现“河清景美”,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进行了认真思考。

  思想教育好比河流的“自我净化”。河流污染,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少数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偏差,导致泥沙泛起、河水浑浊。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就相当于对思想深处的消极腐朽“污泥浊水”进行一次大清洗。从辽宁的情况来看,新一届省委深刻反思拉票贿选案的沉痛教训,以案为例、举一反三,在全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刻骨铭心的思想洗礼、党性锻炼、法纪教育。”有代表如是说。

  严明纪律,就是要堵住“排污口”,遏增量、减存量,防止污染恶化和扩散。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生,就如同污水排进了河流,想要有效整治,必须在加强治理的同时,堵住“排污口”,否则,这边在净化,那边还在排污,河水永无净化之日。辽宁汲取拉票贿选案沉痛教训,在换届中进一步严肃组织纪律和选举纪律,督促党员干部知敬畏、明底线、守纪律,效果明显。据李希介绍,去年辽宁进行的换届选举工作,省委委员都是高票当选,14个市的市委常委、市纪委常委也全是高票当选,没有发现一起拉票贿选的问题。

  坚持选好人用对人恰如补充“源头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政治生态遭到破坏,原因很多,但关键还在于少数人为所欲为、搅浑清水,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在为河流补充清水,久而久之,污水减少,河水就会慢慢清澈起来。拉票贿选案被查以后,辽宁深刻汲取教训,在省、市、县、乡党委和村“两委”换届工作中,严把选人用人廉洁关、政治关,各级纪委对14.2万余名提名推荐人选进行廉洁审核,对2307人提出不提名建议,取得良好效果。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94.7%的辽宁民众认为当地党风政风有了好转。

  强化党内监督犹如对河流进行严格的水质监测。只有监测到位,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受污染的河段,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党组织来说,“监测”是一种责任,让党员干部时时刻刻感受监督的存在;对党员干部来说,习惯“被监测”是义务,是应该达到的境界和常态。在换届工作中,辽宁充分发挥组织监督、巡视监督、党员监督的作用,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找准风险点、薄弱点,完善措施、健全制度、堵塞漏洞,把从严监督嵌入换届选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党员干部普遍反映,监督既是保护,也是关爱,让自己有了拒绝被拉拢腐蚀的底气。

  惩治如同给河流注入“净化剂”,进行“杀毒消菌”。在治理河流污染的过程中,既要靠河流的自我净化,也需通过外力使河流里的污渍不断被祛除。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的实践证明,严惩腐败既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内政治生活得以开展并严肃认真起来的有力保障。对于辽宁拉票贿选案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党中央决定依纪依法进行彻查,对王珉、苏宏章、王阳等人严肃处理,全国人大依法确认辽宁省45名拉票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通过严肃查处拉票贿选案、坚定不移惩治腐败,逐步修复政治生态,促进了党风政风民风的向上向好,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激发了新活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环境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维护好政治生态这条“河流”的清洁健康,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不断取得实际效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