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4年第22期
治“病”于微末
邰继轩
首页
1

  出入歌舞厅、夜总会,算命占卜,在公共场合借酒滋事……这些许多人眼里的小事小节,如今在江苏省泰州市党员干部中被严令禁止。今年出台的《泰州市党员领导干部行为失范记录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包括以上行为在内的12种违反作风纪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不仅要记录在案公开曝光,相关责任人还将受到严肃问责,一定期限内不得提拔任用。

  泰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唐小英说,这些小事小节看上去程度虽轻,但若放任不管,就有可能酿成大错。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既是严肃党规法纪,也是对党员干部的爱护和帮助。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察局建立健全早防早控早管早治机制,着力治“病”于微末。

  对“未病”者,早教育早提醒。市纪委每年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早打预防针。开办“勤廉网校”,分期轮训县处级领导干部,并举办“廉内助”培训班,其配偶也要参加廉政学习。各类媒体通过刊播优秀党员干部勤廉事迹、廉政公益广告等,也积极参与到“勤廉泰州”的宣传中来。市纪委灵活采取谈话提醒、责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及时“扯袖子”,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市纪委已对违规使用公车、利用单位加油卡套取物品等39起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典型问题进行了点名通报,及时敲响了警钟。

  对“欲病”者,早排查早防控。市纪委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尽早排查,密织防控网。对工程建设、财税管理等6大领域45个部门的128项公共服务权力,查找廉政风险岗位253个、风险点372个,构建起全面覆盖、层层监管、责任到位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严格实行党政机关一把手不得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等事项的规定,形成了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并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防止产生“问题文件”和“制度腐败”。同时,对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共资源出让、公共产品采购、公共资产管理中的公务行为作出了17条禁止性规定,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防范了利益冲突行为的发生。

  对“初病”者,早发现早诊治。市纪委畅通信访渠道,围绕举报的党员干部轻微违纪问题、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信访监督。去年以来,共组织实施信访监督94次,涉及县处级干部19人、乡科级干部58人。对案件线索集中管理,并加强与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组织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案件信息共享机制,克服和防止案件线索处置的随意性。2009年以来,通过将治安处罚信息与党员信息和编制信息联合比对,共检索出受到治安处罚的党员1080人、在编人员245人,及时交有关纪检监察组织处理,做到了无一遗漏。此外,对组织部门的拟考察人选,市纪委对其廉洁自律情况提前预审,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该制度实施以来,共预审762人次,12人被暂缓考察,其中3人被立案、9人不予提拔。

  对“小病”者,早处置不放过。去年以来,共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问题319件,问责处理391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39人。加大违纪案件交办帮办督办力度,对移交基层查处的案件,实行“三个不放过”,即案件不查处不放过、案件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案件查处结果不上报不放过。对所查办案件,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实施查办案件工作绩效管理,将查处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案件和其他党员干部违纪案件纳入绩效考核中,促进大案小案一起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