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4年第23期

社论

努力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双周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刘云山: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关键是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

王岐山:在“专”字上做文章 发挥专项巡视威慑力

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全部完成

特稿

依照党规党纪管党治党

将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专题

铸造过硬的反腐铁军

时评

八项规定改变政治生态

反腐也是一场舆论战

“能人”若腐坚决弃之

理论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反腐败理论体系

从“不敢”到“不想”有多远等4篇

共产党员必须守规矩

高校纪委也要科学系统进行“三转”

县级纪委要抓好反腐败重点工作

建章立制促主体责任落实

调研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调查

经验

纪委委员:把责任担在肩上

激发办案新活力

风正好扬帆

站好第一道岗

风纪

党委主抓率先垂范等4篇

必须让顶风违纪者付出代价

执纪

依纪依法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

监督

曝光台

第二轮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均公布整改方案

加强派驻机构统一管理

风范

不变的情怀

“彭书记,你让我心服口服”

天下

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新篇章

北京反腐败宣言

新风

听风鸾峰桥

岳父的忠告

文苑

从彭总三避镜头说起

盛世谏诤的廉政意义

盯住“门人”

谈读书

 

 

 

 

谈读书
倪岳峰
首页
1

  现实生活中,爱读书与不爱读书,有很大差别。爱读书之人,往往语言丰富、思维缜密;不爱读书之人,常常想法简单、语言贫乏。这是因为“好书蕴藏着思想的精华”。凡是能沉下心来读书的人,总能激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得到“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智慧启发,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当下,面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名利考验和网络时代的信息冲击,读书愈发显得重要。

  我们党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党的很多领导人,都是热爱读书的典范。习近平同志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在艰苦的插队岁月,还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始终不忘读书。在陕北,老乡经常看到他在煤油灯下读“砖头一样厚的书”。在福建,每逢周末,再忙也要挤出时间闭门读书。正是这样对知识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有“肝胆长如洗”的荡气回肠,才有《之江新语》这样的名篇佳作,才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稳健自信。

  读书多多益善,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只能有选择地读些好书。什么是好书?在我看来,好书就是读之就像与一位智者对话,他讲着,我们的灵魂回应着。换句话说,就是有助于我们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提升精神境界。我很喜欢读书,虽不像黄庭坚那样“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但也存了一些读后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书,特别是哲学书和历史书。

  王国维说,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哲学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论的基础,使我们因视野宏大而观照全局;哲学可以为我们提供方法论的基础,使我们因辩证思考而头脑灵活;哲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人生观的基础,使我们因憧憬理想而满怀信仰。一个问题,一件事情,如果用哲学的眼光去分析,就能全面把握、准确判断,就能辨清主流与支流,分清现象和本质,探清特殊与普遍,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最好的老师。毛主席曾说:“我们单通现在是不够的,还须通过去。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要知道更多的古今。” 习近平同志从五千年文明史、百余年近代史阐述“中国梦”,引“徙木立信”论八项规定的作用,借“霸王别姬”说不良作风之害,展现出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提示过去,也拷问当下。学习历史是为了创造新的历史,其中以史资政、古为今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世读书抵封侯。以读书为乐,才能提升自身的价值。当然,不要像《聊斋·书痴》中的那位彭城郎君,读成了书呆子。既要爱读书,又要善读书;既要读得好,又要用得活。伴着书香,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越走越出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