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提醒人们应从内心知道哪些事能做或不能做,那些话能说或不能说,能够“知止”
“耻”与“恥”是异体字,即一个字的不同写法。二者都属于会意兼形声字,在历史上曾长期通用,现代规范汉字统一写为“耻”。
《说文解字》:“(恥),辱也。”“恥”为什么由“耳”“心”组成呢?因为当人产生了过失或者听到别人提醒自己的过失,就会心生羞愧、面红耳赤。不会自惭脸红的人,我们习惯称为“厚颜无耻”。孟子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内心知道哪些事能做或不能做,哪些话能说或不能说,能够“知止”,所以“恥”也写作“耻”。
“耻”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孟子》有言:“人不可以无耻”。《管子》以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把“耻”与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了一起。
孔子认为“有耻”是官员的首要操守。《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向老师请教什么人是合格的“士”,孔子回答:“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自己的工作重操守、有底线,可耻的事情坚决不做,履行岗位职责,能够不辱使命,这样的人,才是合格的官员。这一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千百年来社会舆论对读书人与官员的要求甚高即源于此。正如顾炎武所说:“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
那么,在传统经典中,什么样的行为被打上“耻”的标签呢?
《论语》中有“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巧言”就是讲虚假不实的花言巧语,“令色”是指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足恭”是指卑躬屈膝迎合别人。《礼记》以为“巧言”是“失口于人”,“令色”是“失色于人”,“足恭”是“失足于人”。“匿怨而友其人”是指对别人有怨恨,却隐藏真实的想法,仍然假装是亲密的朋友。孔子以为这些伪善与狡诈、阴险与做作的行为是可耻的。
另据《礼记》与《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说过“君子有五耻”。哪五耻呢?“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人功倍己焉,君子耻之。”这段话是说为官者居其位而不能发表相应的言论,有言论而没有相应的行动,行动了却又半途而废,土地绰绰有余而人民不能温饱,同样条件下别人做出的功绩倍于自己,这五件事都应该让为官者感到羞耻。这反映了中国社会对官员恪尽职守、兢兢业业、造福于民的期待与要求。
《大戴礼记》记载了中国古代廉吏澹台灭明的事迹。澹台灭明是鲁国东武城人,字子羽,鲁国大夫。史料记载,澹台灭明升官了,别人不见他高兴,贬官了也不见他失意;只要是对治下老百姓有利的事情他都做好;对自己很节俭,对老百姓的事情却很大方。孔子高度评价了澹台灭明,并对一些与之相反的可耻现象进行了鞭挞:“独贵独富,君子耻之,夫也中之矣。”这句话是说,只追求个人的富贵发达,自私自利,不能与老百姓同甘共苦,这是君子的耻辱,这方面澹台灭明做得好啊!
传统儒家对士人的修养、信誉、能力方面要求很高,认为这是做人的基础。《荀子》记载“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这里又提出了“三耻”“三不耻”:如果自己的修养不够,应该感到羞耻;如果自己不信守承诺,应该感到耻辱;如果自己能力不足,应该感到耻辱。而对于别人的诽谤、不信任、不器重,不用感到羞耻。
当然,最可羞耻的事情是贪赃枉法。孔子曾经对得意门生曾子说过:“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曾子晚年病重的时候,对儿子说:鱼鳖穴居深渊,鹰鸢筑巢高山,它们被抓到就是因为贪食诱饵。然后,曾子又郑重交代了孔子的话:“君子苟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楚国的优孟所歌:“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贿)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这是说为官吏者,如果“贪鄙”“受赇”“枉法”“为奸”,必将“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虽然往事越千年,其深刻的思想仍有极强的警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