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3期

社论

落实规则铸铁军 监督执纪诠忠诚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和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的综合情况报告》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监察委员会成立

学习体会 

不断增强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 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在“看齐”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创造性

专题  学习贯彻七次全会精神“思”与“践”

综述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看齐紧跟,在行动中见担当

党委担当

省委书记谈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纪委专责

坚持打铁自身硬 树起严格自律标杆

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 努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落实新部署新要求 以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

深入贯彻扎实工作 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把令行禁止作为重大政治原则和政治纪律落小落细落实

打好攻坚战持久战 坚决防止“四风”反弹

坚定理想信念 修好纪检干部的“心学”

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

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 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持久内生动力

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锲而不舍

《工作规则》解读

为强化党内监督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将运用“四种形态”规范化具体化

对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自觉实践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关键还在“看住人”

学有所悟

问责是落实责任的重要保证

问责必须突出政治责任

强化问责要明确重点和方向

制定制度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

加大问责力度首先从纪检机关自身做起

特稿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特别关注  新春走基层

一场较真的民主生活会

六甲街道拆违不再难了

在沂蒙红嫂家听家训

啥时候都不能忘本

春色早来气象新

燕阁观察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音所在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腐败一日未除,反腐决不收官

功过不同道,岂有相抵之理

严管是厚爱,纵容是祸害

当领导干部就不能怕得罪人

别再拿“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当挡箭牌

释疑答问

关于做好违纪事实材料见面工作的几个问题

对违纪后下落不明党员如何处理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天下之本在家

古语今悟 ●“书去四病”小议

楹联中的家风清白传家为上策 四知处事是良图

家训品读柳玭诫子孙:门第高 不可恃

当领导干部就不能怕得罪人
首页
1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越来越多领导干部自觉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较真碰硬、尽职担当。但是,也有人抱怨叫苦,“这活儿真难干,不管要被问责,管了就得罪人,让人两面为难。”这般求理解、博同情,真让人啼笑皆非,只想问一句,既然怕担责,何必当领导?

  权力与责任,如影随形,从来就没有离开责任的权力,而责任要以担当来诠释。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担当就得有多大。这里的担当,不仅是指干事创业时敢想敢干,也不仅是急难险重面前敢冲敢上,还必须包括对干部队伍敢抓敢管,对不正之风敢于亮剑,对问题错误敢于斗争。说得直白点,就是要敢于得罪人。陈云同志曾说,有些“聪明人”,见面就是“今天天气哈哈哈”,看到了缺点、错误也不提。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不能成功。

  从现实状况看,有的地方和单位管党治党没有管到位、严到份,甚至出了严重问题,根子就在于“关键少数”责任担当“失重”。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辽宁拉票贿选案暴露出有的领导干部为官避事不为耻,就是明证。环顾身边,依然有领导干部面对违纪问题不真管、不严管,知白守黑,视责任担当为“得罪人”,视严格监督为“自断后路”;有的领导干部跟犯错误的干部谈话,开场白竟然是“老兄,对不起啊,这可是领导让我找你谈的”,或者说“是上级纪委安排的”。这都是不担当的表现,其结果必然是问题越掩越多、错误越盖越大,甚至导致腐败问题增量不减、政治生态“雾霾”弥漫。少数领导干部为规避责任,脑洞大开,有的把与下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当作推卸责任的筹码,声称“责任自负,与我无关”;有的生怕“得罪人”的活儿落在自己手里,视责任为“冒烟的手榴弹”,忙不迭扔出去;有的把“得罪人”的岗位排成轮值岗,责任成了“击鼓传花”,万一被追责,谁摊上谁“倒霉”。群众愤慨地说,躲事避事怕惹事,对上对下和稀泥,遇事就找“替罪羊”,这样的“泥鳅干部”实在可憎。

  领导干部是责任的“法”定承担者,担当是其应有之义。古人讲,“仕而废其事,罪也。”清朝监察御史谢根定,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被称为“烧车御史”;一代廉吏于成龙冲破重重阻力,顶住巨大压力,重审通海案,数百人平冤昭雪。如此铁肩担当、流芳百世,为后人敬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李大钊、瞿秋白等革命先辈“铁肩担道义”“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了崇高理想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与之相比,今天的领导干部并不需要天天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无非是为党的事业得罪点人,连这点担当都没有,还谈什么对党忠诚?

  全面从严治党不是请客吃饭,来不得温良恭俭让,更不能怕得罪人。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会得罪十三亿人民。如果抹不开情面,在监督管理中暧昧含糊,就如同让正风反腐利剑长出锈斑,逐渐钝化其锋芒,长此以往,必然不断消解党规党纪的威严,进而侵蚀党的肌体的健康。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毅然决然;需要党员干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该“得罪人”的时候,不怯懦不退缩,勇于坚持原则、一寸不让;需要坚决向习惯绕道走的“背手干部”棒喝,向推脱责任的“泥鳅干部”开刀。根据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共有990个单位党组织和1.7万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中央纪委分两批通报14起责任追究的典型问题。可以想见,当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瞻前顾后、怕得罪人的干部就会越来越少,政治生态就会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那些还在顾虑履职尽责可能得罪人的领导干部,真该好好掂量掂量,够得上“合格”二字吗?(山东 柏建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