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3期

社论

落实规则铸铁军 监督执纪诠忠诚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和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的综合情况报告》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监察委员会成立

学习体会 

不断增强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 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在“看齐”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创造性

专题  学习贯彻七次全会精神“思”与“践”

综述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看齐紧跟,在行动中见担当

党委担当

省委书记谈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纪委专责

坚持打铁自身硬 树起严格自律标杆

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 努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落实新部署新要求 以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

深入贯彻扎实工作 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把令行禁止作为重大政治原则和政治纪律落小落细落实

打好攻坚战持久战 坚决防止“四风”反弹

坚定理想信念 修好纪检干部的“心学”

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

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 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持久内生动力

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锲而不舍

《工作规则》解读

为强化党内监督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将运用“四种形态”规范化具体化

对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自觉实践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关键还在“看住人”

学有所悟

问责是落实责任的重要保证

问责必须突出政治责任

强化问责要明确重点和方向

制定制度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

加大问责力度首先从纪检机关自身做起

特稿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特别关注  新春走基层

一场较真的民主生活会

六甲街道拆违不再难了

在沂蒙红嫂家听家训

啥时候都不能忘本

春色早来气象新

燕阁观察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音所在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腐败一日未除,反腐决不收官

功过不同道,岂有相抵之理

严管是厚爱,纵容是祸害

当领导干部就不能怕得罪人

别再拿“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当挡箭牌

释疑答问

关于做好违纪事实材料见面工作的几个问题

对违纪后下落不明党员如何处理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天下之本在家

古语今悟 ●“书去四病”小议

楹联中的家风清白传家为上策 四知处事是良图

家训品读柳玭诫子孙:门第高 不可恃

功过不同道,岂有相抵之理
首页
1

  十八大以来,一批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被严肃查处,群众拍手称快,但也有一种声音说,能干事的干部犯点错误,功过相抵,应该网开一面。这种论调值得警惕。

  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国家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而更多的还是我们倾注的精神和精力。但是,一着不慎毁于一旦。不管你以前做了多少有益的工作,功罪不可相抵。”这些年被查处的官员中,不乏敢想敢干的“能人”,比如刘志军、仇和等,他们曾经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一些业绩,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被人提起。但是,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一旦碰触,必须受到惩罚。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强弱、功劳大小,只要违反纪律,就必须一视同仁。

  功是功,过是过,功与过是没有交集的两条道。对党员干部来说,“在其位,谋其政”,就算有“功”,也是职责所在,是应尽的本分。更何况,正因为有“功”,才让你成为领导干部,把公权力交到你手上,这已经是最大的认可与赞赏。而“过”,却是越过纪律和法律红线,走入歧途乃至堕入罪恶泥潭的斑斑劣迹。此“功”与此“过”,岂能相提并论,更遑论相抵而消。

  “功过不宜少混,混则人怀惰隳之心。”早在延安时期,屡立战功的红军师团级干部黄克功因杀人被处以死刑,毛泽东同志针对他在审判前所写的求情书给有关部门回信说:“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功过分明,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要求。

  “一为不善,众美皆亡”似乎不近人情,但“赏以加善,刑以禁非”,没有纪律,功过混为一谈,危害更大。违纪行为损害党的纪律的严肃性,污染党内政治空气,让埋头苦干的好干部寒心,令人民群众失望,与这些相比,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的那点工作、出的那点成绩,有什么值得一提呢?以功过相抵论为违法乱纪者开脱,会导致一些领导干部自恃“劳苦功高、贡献突出”,心存“以功抵过”的幻想,不把纪律当回事,甚至在被查处时凭藉往日的功绩请求“网开一面、从轻发落”,企图以此避重就轻、逃避制裁。任凭这种杂音流传,容易混淆视听,让一些党员干部是非不分、界限模糊,让纪律成为可松可紧、随意伸缩的橡皮筋,失去应有的约束效力。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纪律面前没有“特殊人”,严字面前没有“议价权”。功过相抵,只不过是惧怕纪律、逃避惩处的一厢情愿。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功过两分明,一把尺子量到底,不管职位多高、功劳多大,只要违纪,决不姑息。(云南 陈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