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3期

社论

落实规则铸铁军 监督执纪诠忠诚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和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的综合情况报告》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监察委员会成立

学习体会 

不断增强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 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在“看齐”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创造性

专题  学习贯彻七次全会精神“思”与“践”

综述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看齐紧跟,在行动中见担当

党委担当

省委书记谈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纪委专责

坚持打铁自身硬 树起严格自律标杆

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 努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落实新部署新要求 以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

深入贯彻扎实工作 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把令行禁止作为重大政治原则和政治纪律落小落细落实

打好攻坚战持久战 坚决防止“四风”反弹

坚定理想信念 修好纪检干部的“心学”

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

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 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持久内生动力

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锲而不舍

《工作规则》解读

为强化党内监督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将运用“四种形态”规范化具体化

对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自觉实践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关键还在“看住人”

学有所悟

问责是落实责任的重要保证

问责必须突出政治责任

强化问责要明确重点和方向

制定制度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

加大问责力度首先从纪检机关自身做起

特稿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特别关注  新春走基层

一场较真的民主生活会

六甲街道拆违不再难了

在沂蒙红嫂家听家训

啥时候都不能忘本

春色早来气象新

燕阁观察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音所在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腐败一日未除,反腐决不收官

功过不同道,岂有相抵之理

严管是厚爱,纵容是祸害

当领导干部就不能怕得罪人

别再拿“干得越多越容易犯错”当挡箭牌

释疑答问

关于做好违纪事实材料见面工作的几个问题

对违纪后下落不明党员如何处理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天下之本在家

古语今悟 ●“书去四病”小议

楹联中的家风清白传家为上策 四知处事是良图

家训品读柳玭诫子孙:门第高 不可恃

5. 加大问责力度首先从纪检机关自身做起
首页
1

  问责压实责任,担当诠释忠诚。近期,《学思践悟》专栏文章指出,加大问责力度,首先要从中央纪委机关和派驻纪检组做起,从纪检系统自身做起。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对纪检机关强化自我监督、加强自身建设的严格要求,也亮明了纪检机关从我做起、敢于担当的鲜明态度。

  加大问责力度首先从纪检机关自身做起,体现了纪检机关对自身的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抓别人管党治党的责任首先从自身责任抓起,已成为纪检机关一以贯之的做法。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率先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带头对纪检监察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成立干部监督室,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体现了不回避问题、敢于向自我开刀的勇气和自信,彰显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监管好自己的底气和担当,为全党全社会树起严格自律的标杆。监督执纪问责是党章赋予纪检机关的职责。对纪检机关来说,马列主义的手电筒不能光照别人不照自己,问别人的责任首先要敢于对自己问责,这样才能服人,才能体现问责的力度和严肃性。

  加大对自身问责力度,是纪检机关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在全面从严治党征程中,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机关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付出了智慧和汗水,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也有少数纪检干部使命意识弱化、担当精神缺失,有的甚至被“围猎”,堕落为滥用监督执纪权力的腐败分子,影响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从这几年查处的案例看,有的纪检干部搞好人主义、一团和气,发现干部身上有问题却不去抓早抓小,连张张嘴、红红脸都不愿意;有的纪检机关“探头”作用发挥不充分,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该报告处置的不及时报告处置,该问责的不去问责;有的派驻机构几乎没有进行过纪律审查,成了“不抓老鼠的猫”,等等。如果纪检干部抱着“鸵鸟心态”,乐于当“和事佬”,就必然会辜负于党、失信于民,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更无从谈起。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解决纪检干部不担当、不负责的问题,关键是把问责的板子打下去,督促纪检干部真正把责任扛起来、落下去。

  纪检机关必须把自己摆进去,用问责压实责任,用担当诠释忠诚。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机关在牢牢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强化对主体责任缺位问题问责的同时,坚持把自己摆进去,对监督责任缺失的同样坚决问责。2016年以来,因落实监督责任不力被问责2200余人,其中包含1400多名纪委书记、纪检组组长。辽宁发生系列拉票贿选案,时任省纪委书记因履行监督责任不到位,受到严肃问责;派驻民政部纪检组原组长缺乏担当精神,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受到责任追究。这一个个数字、一个个案例,既是警醒、教育,更是考验、鞭策。各级纪检机关和纪检干部必须时刻把自己摆进去,开展对照检查,看看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对于失职失责的,必须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严肃问责,特别是对于监督责任缺失、“探头”作用没有发挥,能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该去问责而不问责的,以及纪检干部严重违纪、造成恶劣影响的,就应问纪委书记、纪检组组长的责。用严肃的问责把管党治党责任压紧压实,用担当的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加强纪检机关队伍建设永无止境。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明确,对不担当、不负责的要调整岗位,对不忠诚、不干净的要严肃查处,对执纪违纪、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的,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要对纪委书记、纪检组组长问责。全会工作报告和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更是强调要开展“一案双查”。这是对纪检机关发出的号令。纪检机关务必紧跟中央要求,坚定政治立场,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问责条例、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实现责任追究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在全系统形成敢于监督、敢于问责的氛围,真正建设一支素质过硬、敢于担当,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干部队伍。(白广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