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思践悟》专栏文章在强调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时指出,“党的领导本身包含着管理和监督。”“领导的重要职责是领出好班子、带出好队伍。”“离开了日常的管理监督,党的领导就落不到实处。”这些论述,阐释了党的领导的实质和要求,表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党组织不能只管任命不管监督管理,党的领导干部不能只管事不管人,必须强化责任担当,把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扎扎实实地做好。
管理和监督是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领导,就其本意而言,是一个管理学概念。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目标和任务;二是通过示范、说服、部署、安排等途径,引导和带领有关人员共同奋斗,实现既定目标。这其中,无论是制定目标,还是引领实现目标,都包含大量的管理监督工作。可以说,领导的过程,就是管理和监督的过程;领导的方法,就是管理和监督的方法。毛泽东同志曾经把领导形象地概括为出主意、用干部,为改进领导方法,他先后写下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关于领导方法若干问题》《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关于健全党委制》等许多文章和指示,其中包含大量领班子、带队伍、动员群众、推进工作的领导艺术,为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武器。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离开了日常的管理监督,就领不出好班子、带不出好队伍,党的领导就会落空。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具体的,有着鲜明而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对人用好人,树立鲜明价值观和政治导向上。毋庸置疑,党管干部、选对人用好人,加强管理和监督,领出好班子、带出好队伍,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管理要全面、标准要严格、环节要衔接、措施要配套、责任要分明,做到干部随管理成长、管理伴干部一生。从实际情况看,党的领导弱化,监督管理不力,正是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滋生的重要原因。领导领导,既要“领”又要“导”,“领”就是以身作则、引领示范;“导”就是遵循正确方向、施以明确导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不加强管理、监督,不能弘扬正气、坚守正道,不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久而久之班子成员和干部问题积累,导致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发生,领班子、带队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是党章赋予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党章明确规定,“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党重视教育、培训、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同时,规定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包括“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等。现实中,有的党组织对错误思想和不良作风不作批评纠正,有的领导干部抱着“鸵鸟心态”,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对党员干部疏于教育、管理和监督,放任其滑向腐败深渊,实质上是漠视乃至丢弃了党章规定的重要职责,对党不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政治生态不负责,对干部健康成长不负责。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将党委(党组)作为党内监督责任主体,明确监督职责,把任用干部和监督管理干部统一起来,为的就是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从严管理监督,包括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要把功夫下到平时,该咬耳扯袖就咬耳扯袖,该红脸出汗就红脸出汗,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管理监督本身就应该是全方位的,不是有了问题再去过问才叫“管”,对违反纪律的作出处理、给予处分才叫“监督”,对严重违纪的批准立案审查才叫“担当责任”。
总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注重日常、防微杜渐,挺纪在前、抓早抓小,不仅是纪委的事,更是党委的事,是书记和带“长”字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把“从严”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这样才能使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常态。(张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