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23期

社论

以坚定自信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 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规范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待遇等文件和《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

王岐山在北京、山西、浙江调研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时强调实现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完善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

要文

全面从严治党 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特稿

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

纪委要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

特别报道

朱德:党的纪检工作重要奠基者

专题一 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从《条例》看党内监督的政治性

写入《条例》的创新实践(一)

年终岁尾,“例行”工作有新规

为何建立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用制度绑住乱伸的“权力之手”

怎样发挥党内谈话制度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对党负责,善做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工作部门如何履行好职能监督职责?发挥职能作用 增强监督实效

学有所悟

政治警觉性须臾不可放松

监督就要有具体的招数

专题二 文化自信释放持久力量

学习体会

传承弘扬责任文化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我们党要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

系列述评

坚定文化自信 全面从严治党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时代精神

重视家风家教 筑牢拒腐防线

地方实践

“浙”里吹来清廉风

论坛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

特别关注  巡视整改:推动改革 促进发展

力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驶入“快车道”

推动央企党建实起来

治理“贴着海关发财”见成效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速发力

全国化解信访积案近七万件

撤销53家烟草驻京办

向“雁过拔毛”式腐败亮剑

系列短评之一:聚焦本质抓整改

系列短评之二:以上率下讲担当

系列短评之三:标本兼治促发展

系列短评之四:人心向背看落点

燕阁观察

四载淬炼 铁规更铁

从“百名红通”头号嫌犯杨秀珠归案看制度优势

清风时评

文化自信,正风反腐的重要支撑

“恨贪”变“很贪”缘于初心不再

意见箱旁安装摄像头为哪般

“总算账”好过“算总账”

“四风”监督哨

公车接送上下班 纪律处分不手软

广角

图片新闻

数说纪检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风范

一泓清泉润真情

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担当

文化传承

古语今悟 ●“书如人生”小议

楹联中的家风处物要吃亏立身要吃苦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

家训品读曾国藩家训:知“畏慎” 以进德

 
意见箱旁安装摄像头为哪般
首页
1

  征求意见、接受批评,本是查找不足、纠正偏差的好机会,也是通过民主监督约束权力、改进作风的好途径。然而,有些领导干部对此不能正确认识,千方百计排斥批评意见,逃避甚至抵抗监督。前不久,网民爆料,某县国土局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征求意见箱”一侧安装摄像头,直接对准意见箱。虽然该局第二天即通过官方网站作出说明,称系工作失误并郑重道歉,事件得以较快平息,但引发的思考仍在持续。

  可以想象,明知向意见箱投递材料的情形将被摄像头“尽收眼底”,对于反映问题的干部群众将产生怎样的“震慑”和“拦截”作用。难怪群众会问,“意见箱”旁安装“摄像头”,居心何在?更何况,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事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并不鲜见,比如莫名其妙下岗、转岗、解聘,寻找借口不予晋升、停发奖金等,令监督举报者感到心忧。“给领导提意见会被穿‘小鞋’”“批评上级会被‘额外照顾’”之类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高度重视发挥党员和其他公民的民主监督作用,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一个有力举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要求广泛征集广大干部群众和党外人士的批评、意见和建议。新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党组织应当保障党员知情权和监督权”“应当为检举控告者严格保密”“对干扰妨碍监督、打击报复监督者的,依纪严肃处理”。早前修订出台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打击报复揭发、检举人的行为定性为违反组织纪律,规定要从重或加重处分。显然,如何对待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的党员,绝不仅仅是认识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作风问题,而是严肃的纪律问题,领导干部对此当有清醒认识。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接受意见建议,从来都该是光明正大之事;害怕监督批评,则无异于堵了前行的路,封了进步的门。翻阅历史,只有集思广益、从谏如流,才能实现良政善治;闭目塞听、封堵言路,则往往是衰败的前兆。战国时,齐人邹忌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向齐王进言,劝其广开言路。齐王接受他的意见,开门纳谏、采纳群言,使国力日渐强盛。反观秦末二世皇帝胡亥,专权独断、不听真言,以为天下太平,等到起义军逼近都城咸阳,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落得国破人亡的下场。殷鉴犹在,不可忘怀。

  古有开门纳谏,今有民主监督。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广征意见、择善从之作为纠偏利器,发挥了积极作用。毛泽东同志多次讲过,“‘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人无完人,再高明的领导干部也有考虑不周甚至犯错误的时候,能接纳良言劝谏,才能及时止损,避免犯更大的错。如果出于怕丢面子逃避监督,或是刚愎自用听不得意见,更或者是因为己身不正担心暴露而打压批评,结果只能使毛病越积越多,问题越积越严重,直至犯大错栽跟头。

  无私无畏,何惧监督?领导干部应当习惯在组织和群众监督下工作和生活,对待意见和批评,也应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和闻过则喜的雅量。这既是一种境界,其实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山东 王传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