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23期

社论

以坚定自信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 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规范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待遇等文件和《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

王岐山在北京、山西、浙江调研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时强调实现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完善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

要文

全面从严治党 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特稿

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

纪委要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

特别报道

朱德:党的纪检工作重要奠基者

专题一 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从《条例》看党内监督的政治性

写入《条例》的创新实践(一)

年终岁尾,“例行”工作有新规

为何建立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用制度绑住乱伸的“权力之手”

怎样发挥党内谈话制度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对党负责,善做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工作部门如何履行好职能监督职责?发挥职能作用 增强监督实效

学有所悟

政治警觉性须臾不可放松

监督就要有具体的招数

专题二 文化自信释放持久力量

学习体会

传承弘扬责任文化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我们党要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

系列述评

坚定文化自信 全面从严治党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时代精神

重视家风家教 筑牢拒腐防线

地方实践

“浙”里吹来清廉风

论坛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

特别关注  巡视整改:推动改革 促进发展

力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驶入“快车道”

推动央企党建实起来

治理“贴着海关发财”见成效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速发力

全国化解信访积案近七万件

撤销53家烟草驻京办

向“雁过拔毛”式腐败亮剑

系列短评之一:聚焦本质抓整改

系列短评之二:以上率下讲担当

系列短评之三:标本兼治促发展

系列短评之四:人心向背看落点

燕阁观察

四载淬炼 铁规更铁

从“百名红通”头号嫌犯杨秀珠归案看制度优势

清风时评

文化自信,正风反腐的重要支撑

“恨贪”变“很贪”缘于初心不再

意见箱旁安装摄像头为哪般

“总算账”好过“算总账”

“四风”监督哨

公车接送上下班 纪律处分不手软

广角

图片新闻

数说纪检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风范

一泓清泉润真情

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担当

文化传承

古语今悟 ●“书如人生”小议

楹联中的家风处物要吃亏立身要吃苦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

家训品读曾国藩家训:知“畏慎” 以进德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速发力
本刊记者 沈叶
首页
1

  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国家工商总局党组把巡视整改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

 

  10月1日起,全国全面推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12月1日起,全国正式实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年底将形成“全国一张网”……2016年以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牵头推进的商事制度改革提速发力。持续深化的改革背后,离不开中央巡视的鞭策与催化。

  今年3月1日至4月30日,国家工商总局党组迎来中央第四巡视组的巡视。6月7日的巡视反馈中,“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存在差距,在持续简政放权和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中,一些干部瞻前顾后、求稳守成,甚至推诿扯皮”被尖锐指出。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巡视发现的问题,充分暴露了我们在作风方面还存在一些与中心工作、改革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认真解决,坚决纠正。”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当即表态,要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自觉把巡视成果运用到履职尽责中。

  随着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克服的困难越来越艰巨。作为牵头部门,如何啃掉“硬骨头”,考验着国家工商总局党组的统筹协调能力,更考验着勇气和担当。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容不得半点推托迟疑。在巡视整改中,国家工商总局党组将中央巡视组反馈的这一问题梳理分解为7个具体问题,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作为“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统一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强化改革责任担当。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和个体司的有关同志告诉记者,为确保10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1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他们频繁奔走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一次一次协商,一遍一遍切磋。“以前对于改革可能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想着要不要那么一往无前。后来看到中央的决心那么大,群众的期望那么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迟疑呢?可以说时不我待!”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副处长潘牧说。

  “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的实行,改变了过去市场主体需要多头跑路、提交多套材料的传统办证模式,大大简化了市场准入手续,降低了投资创业成本。这意味着大众投资兴业,不再像过去那样围绕政府转,而是要求政府围绕市场主体转。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绝不是一放了之,必须做到放管并重,在放权的同时加强监管,改变过去管理企业主要靠前置审批而非事后监管的思路。”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玉亭谈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既要做减法——减少前置审批、减少老百姓在各个政府部门间跑路的时间,也要做加法——加强监管、加强规范、加强服务。

  针对巡视反馈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系统研判和扎实推进不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电子化平台建设推进缓慢”问题,国家工商总局着力加强和完善信用监管,加快牵头建设“全国一张网”,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所有企业的相关信息归集到企业的名下,初步实现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汇聚与信息共享。目前已有11个省(区、市)接入系统,其余20个省(区、市)也将于年底前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系统狠抓企业信息公示,大大方便了企业和社会公众查询,截至11月15日,系统累计访问量已达278亿人次。

  “企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我们会及时向行政审批部门以及国税、地税、社保、公安、银行等职能部门和机构发送抄告函,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联动响应。”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的胡芳介绍,这些企业被启动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程序后,在开具税务发票、缴纳社保、开具无违规证明、实施工商变更登记、工程招投标、申请银行贷款等方面都会受到严格限制,实现“信用让守信企业处处畅通,让失信企业处处受阻”,以此完善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

  改革叠着改革,变化裹着变化。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商事制度改革与创业创新政策形成叠加效应,激发了百姓投资创业的热情: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211.9万户,同比增长13.7%,平均每天新登记超过4万户;新登记企业401万户,同比增长27%,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6万户,新设小微企业活跃度为69.6%,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不降反增。

  商事制度改革虽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改革任务远没有结束。“我们将以‘巡视整改未有穷期、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的劲头认真抓、持续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张茅表示,围绕“放管服”要求,未来商事制度改革还将进一步整合涉企证照,用好用足“互联网+”,持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扫除“拦路虎”中让市场主体“舒筋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