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9期

社论

为新的长征提供坚强保证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主题展览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拟提请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的文件

王岐山出席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

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在北京设立

学习体会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让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专题  深入正风反腐 推进全面从严

深入正风反腐 推进全面从严

系列述评

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

让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

扎紧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

改革,为正风反腐提供强劲动力

牵牢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

拭亮党内监督的利剑

打造党的建设亮丽名片

决不让腐败分子有任何藏身之地

努力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干群感受

八项规定精神,在这里日益深入人心

深切体会到组织“治病救人”的苦心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党内政治生活 窦克林

群众点赞:“党中央是腐败分子的克星、人民群众的福星”

燕阁观察

以全面从严治党回答“我是谁”

中国共产党正风反腐的世界回响

特稿

聚焦全面从严治党 讲好正风反腐故事

半月杂谈

心若向阳,前路明亮

锐评

一组

清风时评

领导干部谋事当着眼“森林”

乐见名企深挖内部“蛀虫”

召回干部关键是唤回初心

专业精神让监督执纪之剑更锐利

纪律建设

以案说规

下属连续违法,领导就该被问责

书记说纪

“你不收敛,我不手软”

一套“组合拳” 破解“零立案”

释疑答问

纪律审查中如何中止和恢复党员权利

“四风”监督哨

不把报备当回事 挨了处分才醒悟

顶账酒水变福利 任性干部受处分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数说纪检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警示

关于30起“小官巨腐”案件的分析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古语今悟

“三字铭”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家训品读

高攀龙告诫子孙:重行义 慎择友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劝阻奔袭打鼓新场,毛泽东不计个人得失

跑步十五里,为还一根针

 
“你不收敛,我不手软”
刘连生
首页
1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广州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就是“不收敛、不收手”的人仍然存在,对社会的影响很坏,这就是我们要抓的重点。对此,我们态度鲜明、措施果断——

 

  7月21日,广州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冯军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这是我们市纪委查处的“不收敛、不收手”的又一典型。

  类似冯军这样的情况在广州绝不是少数。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十八大以来全市纪检机关共立案查处3533件,涉及3577人,处级以上要案624件,涉及628人;其中属于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的案件有2137件,涉及2152人,分别占60.49%和60.16%。仅今年以来,因严重违纪涉嫌违法被立案审查的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段险峰,广州市越秀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齐小平等人,都属于“不收敛、不收手”的典型。

  这不禁让我思考,我们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度不可谓不鲜明,正风肃纪、惩贪治腐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去年底以来,在与机关各室厅进行座谈,并约谈各区纪委(纪工委)书记及市纪委派驻(出)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时,不少人也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其实,翻开这类领导干部的案卷,读读他们的忏悔录,我们就能找到一些答案。有的领导干部长期心怀侥幸、自欺欺人,觉得“查谁也查不到我”,“送钱的老板家大业大,有身份、有地位,靠得住,自己收钱办事不会出问题”;有的已深陷“围猎”陷阱,想收手却“根本停不了步”,于是便“破罐子破摔”,甚至变本加厉地收钱敛财,千方百计逃避组织审查,处心积虑转移赃款赃物;有的自认为手段高明,腐败行为掩藏得够深够妙,即使被发现,也能轻易脱身;有的“不拘小节”已成习惯,对自己从“好干部”向“阶下囚”的演变恶化过程浑然不觉。正是在这些心理的支配下,“不收手、不收敛”现象才会屡禁不止。

  “你不收敛,我不手软。”在市纪委常委会上,我们班子成员形成了一致意见。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执纪审查工作内容千头万绪,不能搞大水漫灌、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突出重点、形成震慑,什么严峻就抓什么,什么严重就查什么。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广州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就是“不收敛、不收手”的人仍然存在,对社会的影响很坏,这就是我们要抓的重点。通过查处包括不收敛、不收手者在内的“三类人”,就能以点带面,推动整个正风反腐工作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做到“不手软”,要做的具体工作有很多。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审查工作要高效。违纪者怕的,不是惩处得重,而是抓得准,具有不可逃脱性。按照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分开的要求,坚持快查快结,就能腾出力量处理更多的线索,查办更多的问题。同时要始终对腐败“零容忍”,坚持抓大不放小,抓屡犯也不放过初犯,切实提高执纪审查的结案率,营造违纪必究的氛围,增强震慑力。二是发现问题要及时。如果腐败行为从发生到暴露的“潜伏期”太长,就会让一些人产生并不断强化侥幸心理,继续不收敛、不收手。

  由此,我们进一步加大执纪力度,今年1-8月,全市纪检机关查处处级以上干部问题130件,涉及130人,同比增加了26.2%;改进执纪方式,全市执纪审查平均用时大幅减少。另外,狠抓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排查,今年以来排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4985条,大大拓展了问题线索的来源渠道;加大追逃追赃力度,去年10月至今年8月共追回外逃人员26名,其中百名“红通”人员1名。今年以来,市纪委执纪审查部门追缴涉案款项折合人民币达4亿多元,增强了震慑效应,取得了良好效果。

  惩是为了治。违纪者长期不收敛、不收手,不可能没有一点征兆。如果在始终保持惩处高压态势的同时,能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解决在初萌状态,就能避免党员干部发展成“不收敛、不收手”者。

  如何及时发现党员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加以解决?我们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一把手身上,放在“责任”二字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上级对下级尤其是上级一把手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最管用、最有效。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他们最有条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也最有能力对正滑向违纪甚至违法的党员干部“当头棒喝”。抓好了一把手约谈工作,可以有效遏制“不收敛、不收手”现象。对此,我们制定实施了《广州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约谈一把手制度》。针对一些单位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六项纪律”等方面存在的不严格、不到位、不完善问题,由上级党委书记,或受其委托的纪委、组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下级一把手进行约谈。接受谈话的一把手必须在思想上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态度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行动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特别是对那些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整改。

  今年6月,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带头先后约谈了从化区、团市委、市委党校和广州发展集团等4名区、市直部门和市属企业党政一把手,较好地起到了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效果,达到了抓早抓小、严管厚爱的目的。全市共对8253人次党员干部开展了谈话提醒,其中约谈县处级以上干部2405人次。“组织给我指出了问题,让我认识到,小节不注意就有可能栽大跟头,真是点醒了我。”一位被约谈的领导干部对我说,“我回去后一定把责任担起来、监督严起来,不能眼睁睁看着班子里的人出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面对他们的真心感谢和履责承诺,我感到很欣慰。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对“不收敛、不收手”的人,绝不能手软。加大力度、从严惩处是不手软,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同样是不手软。

  作者:广东省广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