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学习体会Ⅰ担当伟大复兴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学有所悟 ● 专题Ⅰ“四种形态”领悟与实践
● 学有所悟 ●
● 实践探索 ●
特别关注Ⅰ部分省区市半年亮点工作集萃(下)
特稿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化传承
● 古语今悟 ●“人生如茶”小议
● 话先贤彰美德 ●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
历史回放
● 长征“纪”事 ●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学习体会Ⅰ担当伟大复兴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学有所悟 ● 专题Ⅰ“四种形态”领悟与实践
● 学有所悟 ●
● 实践探索 ●
特别关注Ⅰ部分省区市半年亮点工作集萃(下)
特稿
半月杂谈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锐评
纪律建设
“四风”监督哨
广角
文化传承
● 古语今悟 ●“人生如茶”小议
● 话先贤彰美德 ●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
历史回放
● 长征“纪”事 ●
今年3月,江苏省泰州市以市委名义,印发了《关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践运用规则》。以“四种形态”为基本遵循,泰州市积极转变执纪方式,探索开展纪律处分回访谈话等做法,在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上下功夫,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标。
让纪律处分成为教育挽救干部的开始
“如果不是组织找我谈话,自己不知道还要消沉多久,甚至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下来。”说这话的,是泰州市下辖的泰兴市黄桥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某某。今年4月,正当他工作风生水起之时,突然收到了泰兴市纪委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因在原工作岗位的违纪行为,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当时,刘某某在便民服务中心的试用期即将结束。如果顺利“转正”,意味着他将成为一名副科级干部,正式成为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我工作20多年,从乡镇编外人员干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一个处分影响了20多年的拼搏,实在难以接受。”刘某某说,开始那几天,他一度非常消沉,白天工作分神,晚上无法入眠。直到泰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钱宏琦找他进行了激勉谈话,才改变了这种情况。
回想起那次谈话,刘某某至今记忆犹新。“钱书记从维护党纪的角度给我讲了很多道理,让我明白了组织上给我纪律处分不是为难我,而是一种及时的提醒和挽救,免得将来犯更大的错误。”对于个人进步问题,钱宏琦则鼓励刘某某不要放弃,提振信心,继续努力。“只要干得好,组织上会一直关注你。”经过这样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刘某某的心结终于慢慢打开。
“下达处分决定,不是处理干部的结束,而是教育和挽救干部的开始。”钱宏琦告诉记者,遵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泰兴市创新执纪方式,从今年4月起实行“受处分党员干部激勉谈话制度”,要求各级党组织、纪检组织主要负责人与受处分党员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教育、激励诫勉,帮助其清醒认识违纪错误,重新焕发干事创业、履职担当的激情。
作为泰州市转变执纪方式的一个缩影,泰兴市目前已对60名受处分的干部进行了激勉谈话。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接受这样的谈话,不仅唤醒了自身的党员意识,同时促进了所在单位的管党治党。泰兴市自来水公司党总支书记、经理王某接受激勉谈话后,更加积极主动地担起了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担子。“我们重新梳理了公司的风险防控点,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和警示教育,坚持抓早抓小,尽量杜绝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王某说,过去的包袱已经转化为现在的动力,一定会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关爱。
执纪监督都奔着治病除根去
今年以来,泰州市以市委的名义,密集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包括《关于把纪律挺在前面的若干规定》《关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践运用规则》等,引导各级纪检机关改变以抓大案要案为主的思维惯性和政绩观,把工作重心从查办案件为主向全面监督执纪问责转型。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就必须挺纪在前,用纪律管住大多数。从‘查违法’到‘盯违纪’,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不仅体现在纪律处分之后,也体现在执纪审查开始之前和整个过程之中。”泰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马士光表示。
治病救人,首先要找准施治对象。泰州市纪委信访室主任田春荣告诉记者,该市探索实施信访举报件“零暂存”制度,定期清理举报线索。“过去,对内容含混不清、无法查证的举报件,往往束之高阁,最后不了了之。现在则要求定期清理,对难以查证的通过谈话函询、提醒谈话等方式及时处理,意在不放过每一棵潜在的‘病树’。”
加强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免疫力”大有帮助。泰州市委每年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市纪委汇编并组织党员干部阅看部分被查处县处级干部的忏悔书,通过还原腐败分子从犯错到违纪再到违法的过程,引导党员干部明白“四种形态”层层设防,动辄则咎,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体现组织的关心爱护。
在执纪审查过程中如何唤醒党员的纪律意识?泰州市纪委副书记栾立平结合自己近期谈话的事例,向记者作了介绍——某部门一把手被群众来信举报存在违规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通过调查了解,举报并不属实,但该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上透明度不高。按照过去的做法,未发现违规违纪问题,该举报信可以了结,没有必要再和干部见面。如今按照把握运用“四种形态”的要求,市纪委决定,与该干部面对面进行谈话,对其进行教育提醒。
干部来了之后,开始有点不解,“既然举报信反映的问题不存在,干吗还把我叫到纪委来谈话?”栾立平叫他放轻松,不要急躁,耐心地引导他:“组织上叫你来,还是信任你,希望帮助你”。接着带他学习了党章和有关的党规党纪。“虽然举报的问题不存在,你在执行党的组织纪律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应该增加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不然群众为什么对你的行为有所猜疑……”
通过这样的谈话提醒,这名领导干部认识到了自己在执行党规党纪方面的缺失,也理解了纪委约谈的良苦用心。“这次到纪委谈话,是组织上给我敲响的一记警钟。回去之后,我一定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扛起责任,让党的纪律在本系统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工作手记
唤醒党员意识是个细致活
钱炬
过去,我们处分一个干部,下达完处分决定就算完事。但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出发点来看,做到这一步其实远远不够。
党员干部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面对纪律的严惩,他们虽然表示接受,但有的人心里还会有这样那样的消极情绪,有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组织上的处分,甚至对组织心怀抱怨,走向组织的对立面。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初衷相背。因此,对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决不能“一处了之”。
今年以来,我陆续谈了8个受到纪律处分的干部。通过认真聆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客观评价他们的现实表现、带着他们学习党章党规等方式,帮他们消除心理芥蒂,顺利度过情绪低落期和缩手缩脚期,放下包袱,积极工作。
通过谈话,我真切感受到“唤醒”是个细致活。相比执纪审查谈话,特别是“三转”以前的谈话方式,现在的激勉谈话要求更高。以前的谈话往往都是奔着证据去,与外围核查结合起来,一般都能挖出点“东西”。现在的谈话则直指人心,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几次谈话情况看,做好这项工作,除了熟悉被谈话对象情况、掌握必要的技巧外,关键在于用好纪律这把尺子,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危害,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唤醒尘封已久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只有这样,才叫担起了教育挽救的政治责任,才是真正的治“病树”。
作者: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