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6期

社论

践行“四种形态” 深化标本兼治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早抓小治病救人重要论述摘录

学习体会担当伟大复兴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南

始终坚持为民情怀

不懈进取的奋斗精神

从严管党治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

学有所悟 ● 专题Ⅰ“四种形态”领悟与实践

学有所悟

“四种形态”是实现标本兼治的有效路径

实践“四种形态”是对“树木”与“森林”关系认识的深化

红脸出汗成常态,关键在担当

党委、纪委都尽责才能实践好“四种形态”

组织是党员最坚实的靠山

正确把握和自觉践行“四种形态”

实践探索

推动挺纪在前 助力全面从严

天津坚持纪挺法前,又着力理顺纪法关系

辽宁抚顺运用“四种形态”处理265名涉案人员

山东淄博以红脸出汗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江苏泰州注重转变执纪方式

海南万宁抓早抓小筑牢第一道防线

特别关注部分省区市半年亮点工作集萃(下)

广西将中央精神和本地实际相结合

浙江变“党委提要求”为“党委主抓直管”

上海探索加强巡察监督

湖北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

山东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甘肃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吉林把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贯穿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

特稿

挺纪亮剑,助力脱贫攻坚战

半月杂谈

志不可夺,气不可泄

燕阁观察

百字半年通报,透出丰富信息

首次专题曝光扶贫领域腐败,释放啥信号

清风时评

有觉悟,才能不忘初心

“坚持”是全面从严治党不变的步调

大数据给力精准“拍蝇”

跟组织玩“暗战”必将自尝苦果

锐评

一组

纪律建设

把问责利剑亮出来落下去

在发展党员上搞“猫腻”就会碰“红线”

“四风”监督哨

村干部挖鱼塘违规整酒 村支书送礼金同受处分

伙食超标准 纪律找上门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数说纪检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文化传承

古语今悟 ●“人生如茶”小议

话先贤彰美德 ●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

历史回放

长征“纪”事

周恩来:党员过组织生活是义务更是纪律

“我们是红军,有群众纪律”

 
江苏泰州注重转变执纪方式——
“盯违纪”重在治病救人
本刊记者 赵振宇
首页
1

  今年3月,江苏省泰州市以市委名义,印发了《关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践运用规则》。以“四种形态”为基本遵循,泰州市积极转变执纪方式,探索开展纪律处分回访谈话等做法,在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上下功夫,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标。

  让纪律处分成为教育挽救干部的开始

  “如果不是组织找我谈话,自己不知道还要消沉多久,甚至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下来。”说这话的,是泰州市下辖的泰兴市黄桥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某某。今年4月,正当他工作风生水起之时,突然收到了泰兴市纪委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因在原工作岗位的违纪行为,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当时,刘某某在便民服务中心的试用期即将结束。如果顺利“转正”,意味着他将成为一名副科级干部,正式成为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我工作20多年,从乡镇编外人员干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一个处分影响了20多年的拼搏,实在难以接受。”刘某某说,开始那几天,他一度非常消沉,白天工作分神,晚上无法入眠。直到泰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钱宏琦找他进行了激勉谈话,才改变了这种情况。

  回想起那次谈话,刘某某至今记忆犹新。“钱书记从维护党纪的角度给我讲了很多道理,让我明白了组织上给我纪律处分不是为难我,而是一种及时的提醒和挽救,免得将来犯更大的错误。”对于个人进步问题,钱宏琦则鼓励刘某某不要放弃,提振信心,继续努力。“只要干得好,组织上会一直关注你。”经过这样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刘某某的心结终于慢慢打开。

  “下达处分决定,不是处理干部的结束,而是教育和挽救干部的开始。”钱宏琦告诉记者,遵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泰兴市创新执纪方式,从今年4月起实行“受处分党员干部激勉谈话制度”,要求各级党组织、纪检组织主要负责人与受处分党员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教育、激励诫勉,帮助其清醒认识违纪错误,重新焕发干事创业、履职担当的激情。

  作为泰州市转变执纪方式的一个缩影,泰兴市目前已对60名受处分的干部进行了激勉谈话。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接受这样的谈话,不仅唤醒了自身的党员意识,同时促进了所在单位的管党治党。泰兴市自来水公司党总支书记、经理王某接受激勉谈话后,更加积极主动地担起了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担子。“我们重新梳理了公司的风险防控点,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和警示教育,坚持抓早抓小,尽量杜绝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王某说,过去的包袱已经转化为现在的动力,一定会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关爱。

  执纪监督都奔着治病除根去

  今年以来,泰州市以市委的名义,密集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包括《关于把纪律挺在前面的若干规定》《关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践运用规则》等,引导各级纪检机关改变以抓大案要案为主的思维惯性和政绩观,把工作重心从查办案件为主向全面监督执纪问责转型。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就必须挺纪在前,用纪律管住大多数。从‘查违法’到‘盯违纪’,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不仅体现在纪律处分之后,也体现在执纪审查开始之前和整个过程之中。”泰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马士光表示。

  治病救人,首先要找准施治对象。泰州市纪委信访室主任田春荣告诉记者,该市探索实施信访举报件“零暂存”制度,定期清理举报线索。“过去,对内容含混不清、无法查证的举报件,往往束之高阁,最后不了了之。现在则要求定期清理,对难以查证的通过谈话函询、提醒谈话等方式及时处理,意在不放过每一棵潜在的‘病树’。”

  加强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免疫力”大有帮助。泰州市委每年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市纪委汇编并组织党员干部阅看部分被查处县处级干部的忏悔书,通过还原腐败分子从犯错到违纪再到违法的过程,引导党员干部明白“四种形态”层层设防,动辄则咎,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体现组织的关心爱护。

  在执纪审查过程中如何唤醒党员的纪律意识?泰州市纪委副书记栾立平结合自己近期谈话的事例,向记者作了介绍——某部门一把手被群众来信举报存在违规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通过调查了解,举报并不属实,但该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上透明度不高。按照过去的做法,未发现违规违纪问题,该举报信可以了结,没有必要再和干部见面。如今按照把握运用“四种形态”的要求,市纪委决定,与该干部面对面进行谈话,对其进行教育提醒。

  干部来了之后,开始有点不解,“既然举报信反映的问题不存在,干吗还把我叫到纪委来谈话?”栾立平叫他放轻松,不要急躁,耐心地引导他:“组织上叫你来,还是信任你,希望帮助你”。接着带他学习了党章和有关的党规党纪。“虽然举报的问题不存在,你在执行党的组织纪律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应该增加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不然群众为什么对你的行为有所猜疑……”

  通过这样的谈话提醒,这名领导干部认识到了自己在执行党规党纪方面的缺失,也理解了纪委约谈的良苦用心。“这次到纪委谈话,是组织上给我敲响的一记警钟。回去之后,我一定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扛起责任,让党的纪律在本系统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工作手记

  唤醒党员意识是个细致活

                                              钱炬

 

  过去,我们处分一个干部,下达完处分决定就算完事。但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出发点来看,做到这一步其实远远不够。

  党员干部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面对纪律的严惩,他们虽然表示接受,但有的人心里还会有这样那样的消极情绪,有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组织上的处分,甚至对组织心怀抱怨,走向组织的对立面。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初衷相背。因此,对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决不能“一处了之”。

  今年以来,我陆续谈了8个受到纪律处分的干部。通过认真聆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客观评价他们的现实表现、带着他们学习党章党规等方式,帮他们消除心理芥蒂,顺利度过情绪低落期和缩手缩脚期,放下包袱,积极工作。

  通过谈话,我真切感受到“唤醒”是个细致活。相比执纪审查谈话,特别是“三转”以前的谈话方式,现在的激勉谈话要求更高。以前的谈话往往都是奔着证据去,与外围核查结合起来,一般都能挖出点“东西”。现在的谈话则直指人心,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几次谈话情况看,做好这项工作,除了熟悉被谈话对象情况、掌握必要的技巧外,关键在于用好纪律这把尺子,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危害,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唤醒尘封已久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只有这样,才叫担起了教育挽救的政治责任,才是真正的治“病树”。

  作者: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纪委书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