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9期

社论

以“四种形态”夯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习近平在安徽调研

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

中央纪委举办派驻纪检组组长培训班

中央纪委召开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座谈会

学习体会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特稿

让“探头”的作用充分发挥

紧跟中央要求 积极转型作为

专题  运用好“四种形态”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运用好“四种形态”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四种形态”体现的是“全面从严”和“治病救人”

关键是落实第一种形态

落实第一种形态 关键靠担当

党委、纪委都尽责才能用好第一种形态

用好第一种形态决不能放松后三种形态

党员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

方向正确,迈出一步就是胜利

压实践行第一种形态主体责任

什么情形下需要咬耳扯袖、红脸出汗

党组织怎样抓实日常谈话提醒

把准谈话函询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怎样谈话更有效果

如何做好谈话函询“下半篇”文章

精准约谈要把握什么

民主生活会怎样开才有料又有辣味

党章党规中有关第一种形态的内容

落实第一种形态,要克服“四难”

锐评

一组

特别关注   盯节点 反“四风”

盯节点 反“四风” 

紧盯节点,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巡视发现“四风”线索 挖出违规操办婚宴

公车私用已为过 弄虚作假错上错

半月杂谈

恰当的温度,清晰的尺度

燕阁观察

在坚持中深化 在深化中坚持

对敢动“扶贫奶酪”的决不客气

追逃追赃,一刻不放松

清风时评

强党性,还需必要的形式保证

问责就要实打实硬碰硬

让“四类先生”混不下去

“两高”司法解释的新信号

贪官再会装穷也终将露馅

刹住“无事酒”,光靠禁令还不行

纪律建设

从党章发展看党员合格标准的变化

党的组织生活决不能娱乐化、庸俗化

党员如何让“友谊的小船”行稳致远?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事在人为”小议

尽己无私 化成天下

“止”与“步”:长路修远,止于至善

文天祥:时穷节乃见 一一垂丹青

袁了凡教子:勿怠忽 勿计较

历史回放

董必武的朴素家风

 
让“四类先生”混不下去
浙江 许春华
首页
1

  前不久,湖北省委在对152个省管领导班子和2015名省管领导干部进行以“事”为中心的履职尽责考核的基础上,对28名组织观念淡薄及履职能力、精神状态或担当作为等方面存在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了组织调整。其中,免职8人,改任非领导职务2人,采取平职交流、轮岗或其他方式调整职务18人。

  长期以来,干部调整往往是,“上”,皆大欢喜,“下”,则困难重重,“能上能下”悄无声息地变成了能上不能下,提拔似乎成了组织对干部的“刚性兑付”,这显然背离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湖北此次动真格地让该“下”的干部“下”去,可谓直击干部管理中的顽症,赢得舆论好评,实在意料之中。

  正如湖北省委负责同志所言,当前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为官不为的“四类先生”,即政治上不强、也不踩“红线”的“两不先生”,混在“乐队”里只会佯装比划的“南郭先生”,懒政、惰政、怠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撞钟先生”和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不敢担当、不敢得罪人的“好好先生”。如果对这些“四类先生”只捋顺毛、不逆其鳞,乃至心慈手软,任其“好官我自为之,好处我自享之”,就是对真心为民、勇于担当、敢于担责、作风优良的好干部的怠慢。长此以往,根本无法凝聚起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干部队伍,红红火火地干事创业也只能大打折扣。

  从中央去年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到多省份出台实施细则,再到湖北等地陆续公布调整干部情况,其实都传递出强烈信号:对德才有亏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组织绝不会视而不见、见而不管,而是要通过“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切实举措,使全体党员干部警醒起来,改变只要上了干部“台阶”就算捧“金饭碗”、坐“铁交椅”、进“保险柜”的思维定势,通过有“上”有“下”,让干部队伍远离“一潭死水”,化作“一池春水”。

  中央下定决心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各级党委务必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强化制度执行,坚决让“四类先生”腾出位子、让出空间。

  使干部“能下”成常态,还需要一系列科学的配套制度。例如,应进一步细化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做到内容恰当、程序合理、操作合规,使“下”的考核科学精准。同时,应当依据客观事实和制度规定,将“下”的事实、情形、依据等明白无误地告诉被调整干部,不仅使其“下”得顺利,也使其“下”得服气。还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有针对性地帮助整改提高,不使其一蹶不振或破罐子破摔。对那些重整旗鼓,以实绩获得组织和群众认可的干部,也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重新“上”来。

  这样真正打通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通道,才能使干部队伍永葆激情和活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