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字的甲骨文写作,它是由“氵”(读水)和“酉”组成的,“氵”是形旁,“酉”是声旁。《说文解字》:“古者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仪狄和杜康是夏代的两位人物,传说他们是酒的发明者。
在甲骨文中,“酒”字也常常写作(酉)——这也是酒的最初字形。“酉”的本义从字形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一个小口、长颈、大腹的盛酒容器。《说文解字》:“八月黍成,可为酎酒”——八月黍米成熟,可以用来酿造滋味醇厚的美酒,“酉”字在“十二地支”里面代表秋季的八月,原因也来自这里。
杜康是我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用粮食酿酒的人,他发明了“秫酒”,“秫”是高粱的一种,所以“秫酒”泛指高粱发酵而成的酒。用粮食酿酒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说明粮食在满足食用需要之后还有剩余,社会财富有了一定的积累。西晋名臣江统对酒的起源问题曾作此论述:“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有饭不尽”是发明酒的前提条件。
中国人在世界上最早学会了酿酒。根据考古发现,我国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00年前——这远早于夏朝杜康生活的时代。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据笔者统计,《说文解字》“酉”部收录的与酒有关的古代汉字有60个之多,古代酒文化的发达由此可见一斑。
酒作为人类发明的一种饮料,有提神、助兴的功能,本身没有善恶属性。但是,酒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助人成事,也可以坏事。所以,《说文解字》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造也,吉凶所造也”。适量饮酒可能有益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和谐;如果酗酒无度,往往会乐极生悲。历史上,因为酗酒而出丑、败德、丧身、破家、亡国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酒属于殷商时期,殷商是一个弥漫着酒香的时代,但是到了王朝后期,整个社会已经处于糜烂的状态。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这就是“酒池肉林”成语的来历。《韩非子·说林》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商纣王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居然忘了日期,不知今夕是何年何月何日,纣王问身边的人,大家也都醉得糊里糊涂。纣王于是派人去问自己的叔父箕子,箕子对家人说:“国人酗酒都忘了日期,天下恐怕很危险了。举国皆醉,唯我独醒,那我就危险了。”于是箕子也借口酒醉,推说不知。《尚书·微子》记载了当时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的哀叹:“我们酗酒贪杯,败坏了德政,如今上上下下,没有不喜好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这都是酒的祸害啊!”商朝灭亡后,周王朝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禁酒令”——《酒诰》,以此警戒后人。
加强自律,饮酒有度,这是中国文化中“修身”的重要内容与要求。孔子曾经这样形容自己:“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在外尽职尽责工作、在家尽到照顾亲人的义务,亲族的大事勤勉对待,如非必要不饮酒,我也不过如此吧!可见孔子对于控制饮酒是非常重视的,也是身体力行的。
中国是饮食文化大国,中国菜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酒是宴会桌上的必备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节庆场合适量饮酒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饮酒过量,那就既伤害身体,又耽误工作了。尤其是庸俗的酒文化影响下,一些人用它来“拉近”人际关系,办事要请“吃饭”,实际上是“喝酒”。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宾主之间“勾肩搭背”,不该说的说了,不该做的做了。许多党员干部在酒桌上中了“糖衣炮弹”,被酒精麻醉,最后“城防失守”、缴械投降,与人达成不正当的利益交换,最后悔之晚矣。
优秀传统文化要求饮酒有度、有节,《礼记·曲礼》中说:“欲不可纵,乐不可极”,讲的就是这样的处世原则。在物质生活丰裕的时代,更应该加强自律与节制,这是历史与传统留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