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闻
学习体会
两会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裴长洪:把反腐败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在经济学上不成立
观察台
时评
锐评
论坛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四风”问题监督哨
释疑答问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闻
学习体会
两会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裴长洪:把反腐败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在经济学上不成立
观察台
时评
锐评
论坛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四风”问题监督哨
释疑答问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东汉外戚、名臣樊宏,是光武帝刘秀的舅舅。他常常告诫儿子们说:“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吾非不喜荣势者,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樊宏总结了历史与自身人生经验,得出这样一个认识:凡一味追求财富,且炫富骄富的人家,没有几个能有好的人生结局;人并非不喜欢荣华权势,但天理恶骄满而好谦恭;从前那些贵戚们的下场,就是明显的警戒。这份《诫子言》,是教育晚辈做人要严于律己,谦恭谨慎,简约节欲,不要太过张扬骄满,也不要无止境地贪图禄位。《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评价他“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说的是樊宏虽身为贵戚,为人却谦恭和顺、谨慎戒惧,从不苟且取进、以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功名利禄。
樊宏的人生观与其家风熏陶分不开。从他的父亲樊重开始,这一家族就树立了谦恭正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温厚且有法度的家风传统。他不仅要求子孙人人严格要求自我,遵纪行礼,而且希望他们礼仪恩德行于乡里,赈济赡养族人,乡邻间其乐融融,和谐共处。有一次,外孙何氏兄弟争财,樊重为此感到羞耻,于是分了二顷田给他们,平息了这场纠纷,此举在当地被传为美谈。临去世前,樊重留下遗嘱,要求家人焚烧掉借贷者的凭据,曾经借债樊家的人听说了此事,都很惭愧,争相前往樊家偿还债务,而樊宏兄弟遵从父亲的遗嘱,始终不肯接受。这样的行为,被后世史家誉为“君子之富”,而且指出其对治国理政也是有所裨益的,即“分地以用天道,实廪以崇礼节,取诸理化,则亦可以施于政也”。
王莽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樊宏与族人筑营自守,保护了一方百姓。光武帝即位后,拜他为光禄大夫,位高权重,樊宏仍然秉承严于律己的家风传统,坚持“不求苟进”的做官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不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功名利禄。每逢朝会,他总是提前到达,听候皇上召唤。上书陈述应办的事情及其得失,总是亲手书写。客观讲,樊宏作为国舅,位居显贵,能够做到这些,实属难得。
正因如此,光武帝很尊重他。樊宏病重,光武帝亲自前往探视,并留宿于樊宏家,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樊宏说:“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惭负黄泉,愿还寿张,食小乡亭。”意思是说,无功却享受大国的封地,实在担心子孙不能保全陛下的大恩,让臣黄泉之下难以心安,希望归还寿张,改换小乡亭作封地。樊宏临终前,嘱咐大家丧事要从简,任何陪葬品都不能用。樊宏的这种严于律己的为官之风、温厚节欲的生活之道,深深影响了樊氏家族,史载“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
樊宏的长子樊鯈,秉承了谨慎简约的家风,是东汉时期著名儒士,时称“樊侯学”。他广收门徒,从不参与外戚专权。明帝初,被授予长水校尉,与公卿共同制定东汉郊祠礼仪,订正五经,积极推荐名儒入朝为官。早在建武时期,国家法治松弛,诸王各自招揽宾客,形成诸多势力集团对抗中央。樊鯈为显世贵戚,大家无不争相拉拢他。而樊鯈在父亲的教导和影响下,性情温厚清静,“无所交结”,从不参与任何一方,只一心踏实为国家效力。
樊鯈还时常提醒家族兄弟铭记家训。有一次,樊鯈弟弟樊鲔为他的儿子向楚王刘英女儿求婚,樊鯈听说后前往劝阻道:“建武时,吾家并受荣宠,一宗五侯。时特进一言,女可以配王,男可以尚主,但以贵宠过盛,即为祸患,故不为也。”这是樊鯈以樊氏家训告诫兄弟,要简约节欲,不能过分追求荣耀富贵,否则就会成为祸患。可惜樊鲔没有听从哥哥的劝诫。后来楚王刘英事发,汉明帝追念樊鯈谨慎温厚,当时曾积极阻止这一婚事,才没有追究樊氏家族的责任。
永平二年,广陵王刘荆犯了罪,皇帝下令让樊鯈等人审理此案。根据审理结果,他们奏请诛杀广陵王。皇帝为此大怒。樊鯈不动声色地说道:天下乃高帝所建立的天下,并非陛下一人的天下。依《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即使国君的亲属犯了谋反等死罪,也要将其处死。陛下应以国法为重,不能以情代法。明帝只好叹息作罢。
永平十年,樊鯈去世。明帝派身边的小黄门张音来问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言,结果发现有两份未上报的奏折。一是,有一县丢失了一批官钱,地方官吏为了推卸责任,嫁祸于他人,并趁机巧取豪夺,因此而获罪被处死流放的很多。二是,有一个郡每年给朝廷进贡醇酒、甘糖之类,动辄扰民,吏役们从中谋利。樊鯈十分痛恨这些为官不仁、谋取私利的行径,一并要奏明皇上彻查整治,只因病重没来得及上报。明帝看后,立即下诏查办这两件事。
《孟子·尽心下》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修养内心的最好方法就是减少欲望。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少,即使有时失去本心,即天生的善性,那也是很少的;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多,即使本心存在,那也是不多的。孟子在这里强调了节欲对于人身心修养的重要意义。樊氏家训的故事,在节欲修身、清心为官、严于律己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历史启示。
卜宪群点评
“满招损,谦受益”是古人一句修身养性的格言,被认为是数千年来中国人做人做事应当遵循的一个准则。这句话意在说明,一个人如果骄傲自满,不知己极,必会带来灾祸;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则能从中收获无穷的益处。一个人贵了还想贵,富了还想富,让欲望吞噬了理智,让浮华遮住了双眼,必然好大喜功,攀炎附势,狂妄自傲,不遵法度,不守规矩,刚愎自用,目空一切,不择手段地追求功名富贵,最后无不身败而名裂。
自古以来,上自帝王,下至贵戚显臣,乃至普通人,因此而丧国、丧族、丧家、丧身者不计其数。相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居安思危,忠厚简朴,礼贤下士,遵纪守规,家国族身才能长久绵延。被称为中国第一豪族的琅琊王氏,绵延汉唐数百年,人才辈出,历任宰相者就近百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南宋名相王淮都是王氏之后。南朝刘宋时期的王微就以“止足为贵”“持盈畏满”来概括其家风,说明王氏长久不衰的道理。其实,这样的道理在老子那里就已经有许多表述了,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生活在两汉之际的樊宏,目睹了西汉后期的外戚权臣们的骄横与灭亡,这个历史教训也自然是要吸取的。
今天我们考量樊宏“谦柔畏慎,不求苟进”的作风,不是说在工作中不思进取,明哲保身,而应当严于律己,在利益面前清心寡欲,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把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党和国家,奉献给人民。
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